巴曙松:政策驱动需向自我驱动转变
2007年09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何鹏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企业年金过往的发展路径。
“企业年金市场几年前是机构热、企业冷,而现在机构也有冷意。现有的年金规模确实与当时预期有较大差距,今后年金市场的发展需要由政策驱动型向自我驱动型转变。”在日前召开的2007年中国企业年金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发出这种观点。
“虽然几年来,企业年金事业取得很大进展,在市场化操作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但单从量上看,规模确实不大。”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研究员说。
“目前年金市场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为什么发展较慢?”何平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是在制度层面上,我国基础养老金势力太强,没有给企业年金留出足够的空间,很多大企业都反映基本养老金的负担较重,没有更多的资金去建立和缴纳企业年金,而何况中小企业。
其次,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年金的研究人员以及市场运作机构还没有能更加深入的把握企业的需求,企业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
此外,现有的一些制度设计也过于呆板,比如还缺乏对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打包服务。
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看来,现在国内的年金市场还处于政策驱动阶段。“过去几年里监管部门出台大量政策力推年金市场规范发展,但也应看到,许多政策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矫正。”他说。
“政策驱动型是年金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若要真正实现发展壮大,应该转变为市场的自我驱动型。”巴曙松强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所所长李绍光教授认为,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相关机构必须首先明确一点,与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相比,企业年金的优势在哪里!目前最需要发展品牌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