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路演回放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7:金融证券
  • 8:时事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书评
  • B8:专栏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QDII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私募/营销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互动
  •  
      2007 年 9 月 1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个股精选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个股精选
    包钢股份: 钢铁板块新领军者
    长丰汽车(600991) 未来业绩增长可能超预期
    辽通化工(000059) 业绩增长有待产业转型
    厦门港务: 有望步“上电”后尘
    海星科技:底部明显企稳走高
    锦州港:强强联合 价值重估
    岷江水电:兼具三大可再生能源概念
    山东高速:二线蓝筹 补涨在即
    黑猫股份(002068) 行业整合带来扩张空间
    伊利股份: 受益奥运 后市看好
    吉利愿景:引领国际汽车潮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吉利愿景:引领国际汽车潮流
    2007年09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早在步入汽车领域之初,李书福董事长就为吉利指出了“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发展方向。此后,吉利采取的一切战略管理,全部都是围绕着这一愿景展开的。

      2006年,吉利进一步提出阶段性的战略目标:

      研发,到2010年,实现“158663ES”规划,即15款全新车型,8款发动机,6款手动变速器,6款自动变速器,3款电子无级变速器,一个油电混合动力项目和一个赛车项目。产能,到2010年,实现产销100万辆目标,吉利汽车成为国内经济型轿车首选品牌;2015年,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吉利汽车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质量,从经济型轿车进入中高级轿车序列,继续保持同类汽车性价比领先的地位。

      宏伟的愿景和触手可及的战略目标,激发起了吉利人强烈的使命感。8年来,吉利人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终于为中国本土汽车工业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环境氛围:促成独辟蹊径的发展思路

      

      吉利汽车一“出生”就面临着与国内其它汽车企业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对于民营企业造汽车,当时政策尚未开放,吉利既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持,更享受不到金融和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业内并不看好,吉利造车曾经成为汽车界的笑谈;部分媒体不仅不支持,还极尽冷嘲热讽。吉利本身也是“先天不足”: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场地,缺产品“准生证”。

      这种环境和氛围,对吉利来说,显然是严峻的考验。然而吉利高层特别是董事长李书福,冷静客观地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到了吉利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其一,当时的中国汽车领域,合资浪潮席卷了所有的国有汽车企业,全世界的汽车跨国公司几乎全部进入了中国市场。吉利发现,这种状态虽然造成了中国本土汽车工业的集体“失声”,但合资企业表面的强大,使得它对民营企业造车采取了忽视的态度,这样反而给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留下了萌生和发展的余地。

      其二,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合资企业的汽车价格高得离谱,如夏利车的售价在13万元左右,普通桑塔纳更是高达20余万元。这种昂贵的产品价格给吉利造车提供了有利的竞争空间,成为吉利汽车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机会。

      其三,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还是“商务车”、“公务车”和用于提供给部分先富起来人群的“豪华车”的天下,所有合资汽车企业都没有将普通人纳入服务对象。在社会上,轿车还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进入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还是一个遥远的梦。这一现状为吉利开辟廉价的家用轿车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多年后李书福在谈到这一点时就直言不讳:“吉利进入汽车领域是恰逢时机,早三年不成,晚三年也不成。”

      有鉴于此,并经过早期的摸索,吉利高层提出了独辟蹊径的发展思路:以自主创新为手段,从低起点(经济型轿车)、低成本(自主研发)、低价位(三万元)入手,造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这一发展思路的确定,很快打开了吉利汽车的局面。

      

      战略三步走:目标直指“国际化一流企业”

      

      根据李书福董事长提出的愿景目标和发展思路,吉利在战略管理上实施了“三步走”:

      第一步,采取“低价取胜”的战略管理。在这个阶段,吉利迅速形成了经济型轿车的批量生产能力,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经济型轿车开始进入中国普通家庭,一个新的汽车市场逐渐形成,并且日益兴旺,合资品牌轿车价格不得不大幅下降,坚冰一块的价格体系得到了瓦解。这一阶段使得吉利的知名度迅速雀起,企业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吉利的价格优势逐渐减弱,促使企业必须改弦更张。

      第二步,采取“质量取胜”的战略管理。2004年初,吉利借全新产品自由舰投产之际,投入5亿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在关键工序使用了大批国际先进设备,包括高精冲压设备、全自动底盘传输线、机器人自动焊、激光焊等,辅之以SAP软件为基础的ERP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提升和保证了产品品质。这一阶段使得吉利产品的美誉度大幅度上升,舆论普遍认为吉利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第三步,采取“全面创新”的战略管理。从2005年开始,结合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制订,吉利提出了全面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目标,规范了产品开发模式,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再造等方面着手,打造一个全新的现代化企业。这一阶段目前仍在进行之中。

      吉利制定的战略目标,采取的战略管理,着眼点始终不离开“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宏伟愿景。吉利人认为,只要在既定的发展方针上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就一定能够将吉利打造成一流的国际化企业。

      

      一个未来之梦:引领国际汽车潮流

      

      作为中国汽车领域著名的企业家,李书福董事长以浪漫的情怀为吉利描绘出一幅诱人的愿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吉利汽车!

      许多人都以为吉利是在“痴人说梦”,殊不知这个“梦”显示的,却是一个企业家不寻常的远见和洞察力。

      在中国造汽车还需要“准生证”时,李书福拿着三五亿元资本宣称要造轿车,汽车“大腕”们对此很不屑,然而吉利却成功了!当中国轿车还没有低于10万元的价位时,李书福居然说要为老百姓造3万元的轿车,人们将此作为笑谈,然而吉利却成功了!当造车还处在“描红、造句”阶段时,李书福又说要自主研发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核心部件,有关专家断言“中国人造不出”,然而吉利却成功了!当去年吉利刚卖出近50万辆车时,李书福又宣布2010年销量要达100万辆,2015年达200万辆,而且要将其中的三分之二卖到国外去!这一次,极少有人再放言质疑。当李书福进一步提出,经过一、二代人的努力,吉利汽车研发水平将赶上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中国汽车成为国际汽车核心技术引领者的目标时,人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吉利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吉利不仅有雄心勃勃、激动人心的宏伟愿景,更有脚踏实地、具体可行的战略目标。吉利独具特色的战略管理和经营实践,以及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信心和能力,已成为中国汽车领域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将引领吉利“走向世界”,并且将为中国汽车工业开启一扇实现振兴的成功之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