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至12.5%。按照专家的解读,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逼近历史高位,今年以来,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回收的资金量预计可达1.2万亿元。准备金率上调给一些存贷款规模较大的银行带来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考验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
但是,这种“挑战”似乎还没有为银行感同身受。一些大银行说,准备金率上调对它们放贷影响不大。因为上半年投放的贷款项目已基本完成,目前已进入储备项目阶段,接下来还有一些核算、改组等重要工作,因此在资金使用上不会有太大规模。一些中小银行说,它们存贷规模有限,况且已经通过减持债券等方式应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反映在股市上,大多数银行股股价依然“稳如磐石”
于是,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准备金率上调对抑制贷款过快增长作用有限,在流动性过剩及经济持续偏热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不同政策的互动,保持合适的存贷比,才能实现银行持续稳健的经营。这种说法有否道理,可以讨论。然而,它提出“如何加强不同政策的互动”,我以为,是说到点子上的。
平心而论,现在的一些银行不怕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它们自有融资渠道。央行今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2.5万亿元,同比增长3681亿元。其中,四家上市的国有银行新增贷款达到10148亿元。其中工行新增2844亿元,中行新增2391亿元,建行新增2849亿元,交行新增2064亿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四大行实现上市或再融资之后,资本充足率远远高于8%的最低监管要求,强烈的贷款冲动便成了一种必然。
这种冲动能否“自我控制”?难!既然你成了公众公司,那么,你的背后,必然会遭遇股东压力。在目前大多数银行仍然靠存贷利息差获取最大收益而不是靠开发新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时,它们往往只能通过加快贷款发放来充分利用新增资本,以避免新增资本对资本回报率的稀释,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满意的回报,进而也提高公司的市值。去年上半年,一家上市银行在披露贷款增速不快的信息后,股价即刻下跌,就是“前车之鉴”。“有钱不贷”,谁都不会傻到这个份上。
于是乎,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怪圈:一方面,不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另一方面,又不断为银行提供上市或再融资的机会,提升银行为满足投资者的盈利要求、提高资本回报率而引发的贷款冲动。政策效应会不会在这个怪圈中产生某种“对冲”?值得探讨。
“单靠货币政策来控制流动性、抑制银行放贷的冲动,只能治标;要想治本,还需借助财政政策及其它手段的配合。只有实现了对资金存量和增量的有效控制,才能保证经济稳健增长。”一位有识之士如此说。这种说法,我是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