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财经要闻
  • 6:信息披露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观点·评论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路演回放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9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观点·评论
    谁在触发中国信贷扩张与资产泡沫?
    国企分红着重用于 民生才是三赢选择
    最大“地主”背后或是渎职和法律的虚置
    直面市场难题 改革顺势而为
    警惕居民收入差距“马太效应”日益显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最大“地主”背后或是渎职和法律的虚置
    2007年09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漫画 刘道伟
      ⊙陈随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9月16日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披露,房地产企业不断进行融资渠道创新,资本规模急剧扩张,土地购置面积也越来越大。全国最大的“地主”是碧桂园,今年7月末,该公司总土地储备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其土地储备量超过土地储备量第二的房地产企业近一倍。

      4500万平方米土地是个什么概念呢? 笔者特地查阅了相关资料,根据北京市公布的“十一五期间住宅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北京将新增商品住房建筑面积约9250万平方米、约90万套,4500万平方米土地即使是建筑面积,也已经相当于北京市“十一五期间住宅建设规划”的近一半!4500万平方米土地如果是平面面积,假设容积率为2.5,其建筑面积总和则已超过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新增商品住房建筑面积总和!

      如此之多的土地囤积在一个公司之手,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是不难想象的。大面积的土地囤积在开发商手中,政府手中可供应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就意味着开发商对土地定价能力的增强,而开发商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是抬高地价,进而抬高房价,把相关成本转嫁到购房者身上。这是导致我国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之一。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有一个特征是得到世界公认的,即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 必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法制所确立的刚性的规则体系,是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公平运行的重要前提。

      因此,任何与法律相抵触的行为都是对市场经济肌体的蚕食和破坏。而中国最大“地主”的诞生,不能不令我们深感忧虑。土地是宝贵的资源,为了确保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我国早在1994年7月公布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就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两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但是,这些法律仍有漏洞可钻。一些开发商在取得土地以后,只象征性地开发一小部分,剩下的绝大部分留待以后开发,这实际上是以规避法律为目的的变相囤积土地。针对这一问题,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联合发布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示范文本(试行),自2006年7月1日起试行。补充协议约定,受让人按照合同约定日期动工建设,但已开发建设面积占建设总面积比例不足1/3或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一年的,即视为土地闲置,出让人有权向受让人征收土地闲置费。

      显然,我国在遏制土地囤积方面,已经具备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有法可依的。但是,法律、法规仍被虚置。最大“地主”的出现即是一个最佳证明。法律、法规被虚置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权力寻租、渎职等腐败行为。囤积土地不仅需要大量资金作为依托,更需要由地方政府的支持,否则,仅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就足以令开发商对囤地心存畏惧。开发商争相大肆囤积土地本身,意味着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被人为规避,而有能力帮助开发商规避这一风险的,只有手握权力的地方政府和有关执法部门。

      开发商囤积土地的危害并不仅限于助推房价的持续上涨,更大的危害在于对法制的破坏。中国最大“地主”的出现,给人透露出来的一个不良信号是,法律、法规是软性的而非刚性的,倘若其他行业也进行效法,通过金钱等工具寻找到相关突破口,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规则就可能遭到破坏。因此,对肆意囤积土地的行为必须进行调查,逾期不开发的土地必须依法收回,同时,必须对庇护开发商囤地的渎职官员予以严厉惩处,才能重塑市场经济规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