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建军
从没有一家登陆资本市场到如今近百家积极热身,温州民营企业完成了与证券市场“绝缘”到“导电”的切换,并以此突破自己面临的品牌与资本这个双重“天花板”。
8月16日挂牌的报喜鸟,结束了中小板只有华峰氨纶一家温州民营企业的历史。华峰氨纶是在2006年8月23日挂牌中小板的,这与报喜鸟的挂牌时间相差了近一年。不过,温州民营企业后续登陆中小板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目前,伟明、红蜻蜓、森马、奥康、正泰、德力西、天正、圣为等都已经启动了上市进程,更有70多家温州民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已达到一定规模。其中,相当部分的企业选择中小板作为自己的理想去处。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温州民营企业凭着“拎着一麻袋钱就开始独立创业”的精神,造就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企之都”。但囿于对资本的有限需求,以及家族企业特有的复杂股权关系,温州民营企业长期以来与资本市场近乎“完全绝缘”。本来应该在2004年就登陆中小板的华峰氨纶,才正式启动了温州民营企业由“绝缘”到“导电”的切换进程,而报喜鸟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个进程。报喜鸟挂牌中小板的当天,温州市有关部门组织了几十家温州民营企业到现场观摩。看到比12.6元发行价增加了两倍以上的45元开盘价,一些温州商人甚至开玩笑说要用计算器算算卖多少双鞋或多少件衣服才能拿到这么多的发展资金。
登陆中小板,已经被不少温州民营企业家当成由“土财主”变身“资本家”的捷径。而在这个品牌高速成长的年代,“温州制造”的当务之急是品牌的创新和提升,资本市场不啻是达到彼岸的一个重要路径。浙江大学EMBA中心主任范晓屏教授就认为,上市不仅能够帮助温州民营企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而且可以控制到更多的资源,给“温州制造”燃起“第三把火”,也是一个民营企业实现“凤凰涅槃”的过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凤凰涅槃”,确实是不少温州民营企业希冀上市的主要原因。生产鞋子的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的挂牌上市,就更加坚定了奥康掌门人王振滔加快企业上市的决心。按照百丽800亿元左右的市值,其扩张步伐将比过去迅速得多,而24%至25%筹资金额用于在内地开设新店的计划,则意味着百丽每年将开设1000家新店,这不能不令王振滔倍感压力。王振滔表示,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只有纳入资本的力量,才能更加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把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