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雅玲
9月18日,美联储在本年度第6次例会上,同时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各50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5.25%下降为4.75%,贴现率从5.75%下降到5.25%。随后,国际金融市场价格发生急剧变化。
一方面,美元汇率进一步下跌,美元指数达到79.171的10多年新低水平,美元兑欧元汇率也创出1.3980美元新低,但美国股指道琼斯指数则上涨335.9点,创下2003年4月以来的单日上涨水平;另一方面,石油和黄金价格再度攀高,石油价格达到81.51美元,黄金价格达到732.20美元。
美联储的此次降息举措令市场十分关注,但未来结果如何,很可能会超出美联储预期,即可能会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和分析美联储降息举措的市场影响。
第一,美联储降息扩大了市场恐慌或可能会伤及美国经济。美联储降息举措是相对激进的,未必会有利于未来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甚至有可能会加大美国经济衰退的几率。尤其是在逐渐消化此次降息效应后,国际金融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恐慌,价格波动波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不稳定会进一步释放市场的恐慌心理。
从今年以来美国的一些经济数据来看,许多数据维持基本稳定,如修正后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水平为4%,显示出美国经济增长压力有望逐步化解和缓解。这表明,美联储不必匆匆降息,降息反而会引起市场更大的恐慌。因为,降息预示了美国经济已出现问题,或表明次级债危机更为严重了,降息的结果将不利于稳定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元汇率的贬值策略,将引起金融市场的更大投机性,最终扰乱全球投资市场格局和投资策略,以及不利于稳定和协调国际金融市场。
从认为美国经济会衰退的舆论分析,次级债危机将美国房地产问题连接到金融衍生产品的金融体系信用危机上,价格风险转移为信用危机。但是,从美国金融体系机制、规模和效率来看,此类金融体系风险是可以化解与消化的。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并非实体经济问题,而是信心、心理问题。
如果说美联储利率调控的主旨涉及控制通胀压力,那么降息可能不会降低反而会增强未来美国的通胀压力。因此,美联储降息最终将伤及美国经济实体、美元汇率信心,市场恐慌心理,重现美国双赤字的阴影,市场价格波动将更难以掌控,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局部失控,乃至金融危机的爆发。
第二,美联储主席将面临巨大挑战。当前,美国经济处于通胀预期高涨与经济增长稳定之中,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原来坚持利率政策旨在控制通胀目标的货币政策原则已脱离当今的全球经济实情。此次,次级债危机已超出美国自身,并演变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价格波动和心理恐慌。
相对而言,降低贴现率似乎是更好的手段,但考虑到美联储降息将增强通胀压力,导致美元走软,最终可能会引发投资资金的外流,直接伤及投资美元的信心,导致美国经济结构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当前,美国经济、金融的真正问题不是流动性不足,而是过度的信心危机,这是由资金在一些市场流动受限产生的信心恐慌所导致的。
因此,伯南克的降息举措可能不仅不利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动性,还可能会冲击美国经济。因为,利率下降将引起美元恐慌心理,阻碍资金流入需求。伯南克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三,全球金融风险扩大、竞争压力上升。美联储此次降息的目的十分值得关注,但结果却可能会扩大未来全球性的金融动荡乃至金融危机。
2006年以来,随着有关美国经济、利率与汇率的争论升温,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剧烈,金融风险有明显扩大之势。此时,美联储过激的降息举措,是否表达了美联储的政策本意,还是另有配合其他政策的深意?这值得思考和观察。
一方面,伯南克的稳健和理性风范,本应是美国货币政策维持稳定不变的一个基础,但不顾通货膨胀,追求超越现实的经济稳定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其抉择动机不排除有顺从美国财政部的战略设计之疑。这种综合政策搭配的结果之一是将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
另一方面,美国全球霸权的主旨并非单一目标,这种策略涵盖了更广泛的目标。应该承认,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波动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中,并没有波及到发展中国家。但是,未来发展中国家仍有可能会受到此类冲击的影响。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矛盾和压力在逐渐扩大。美联储降息,势必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甚至会阻碍或冲击我国金融改革“循序渐进”的方针与目标。因此,我国经济不仅面临了考验,而且还面临了要防止金融危机产生的诸多挑战。
在我国金融开放速度与幅度扩大之际,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势必会加大我国投资选择和投资资金流向的艰难选择。对此,我们需要谨慎看待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不仅需要金融安全的策略,更需要金融安全的战略,以此来防范我国的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