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邹靓
随着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不得不遵循国际银行业的新“游戏规则”———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并逐渐开始重视学习和实施企业风险管理。银监会曾明确表示,将在2008年底开始根据巴塞尔II协议实施监管,大型商业银行必须于2007年完成相关准备工作,至2010年正式实施。
那么对这一新事物,中资行的认识是否已经到位?中资行再实施协议时可能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勤中国区主管合伙人施能自。他曾担任多个国内及国际银行及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项目的技术总监及质量总监,及主要中资银行及证券业的客户的分析管理及重组管理项目的总监。具有超过20年的为金融机构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经验,尤其是为银行,证券及保险业界的客户提供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及流程重组管理咨询,被认为是银行金融业以及变革管理的专家。
上海证券报:实施巴塞尔II协议对银行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施能自:应该说,巴塞尔II协议是国际社会看待银行内控风险的一种标准,它的核心理念在于风险衡量。巴塞尔II协议要求银行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风险衡量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资本计算。
巴塞尔II协议所要求的风险衡量的方法不是统一的标准法,在具体做法上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它的目标是提示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这是一个跨部门、跨产品、跨机构的协调工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银行,要实施巴塞尔II协议都将付出不容忽视的时间和精力。
上海证券报:是否有机构对银行实施巴塞尔II协议所付出的成本做过测算?与银行从中获取的收益相比,实施巴塞尔II协议是否物有所值?
施能自:在对接受并开始准备或实施巴塞尔II协议的银行的调查发现,仅有4%的银行人员表示能够定量评估建立风险体系带来的收益,仅有13%的人员表示能够定量评估建立风险体系所要付出的成本。大部分受访人员表示很难定量评估风险体系的实施,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建立并深化风险体系是必要的。
实施巴塞尔II协议对银行来说至少可以有六项好处。首先是能够改进全行的风险的认知度,其次是能够统一监管对银行的看法。此外,实施巴塞尔II协议能够降低银行的操作风险,建立银行的市场信誉,坚定股东投资的信心,当然还能够改进评级机构对其的市场评级。
上海证券报:中资银行对巴塞尔II协议的认识是否已经到位,实施协议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施能自:目前中资银行对巴塞尔II协议的认识都还是初级的,已经开始实施的与协议相关的内容还不很系统。
把巴塞尔II协议做一个分解,可以归纳为从内到外的三个部分。其一,是在体系上达到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其二,是在内外部形成监管检查的程序,以提高监督检查的问责性和严谨性,其三,是形成信息披露的机制,形成外部市场的监管,以扩充财务披露的范围并提高其对于市场的透明度。总的来说,巴塞尔II协议对银行的要求在于机制与透明度的结合,在形态上表现为使银行的各个节点都能够形成抗衡风险的机制。
从德勤对国外银行行政人员的调查访谈结果来看,有超过60%的银行人员认为数据采集和处理是实施巴塞尔II协议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有50%的人员认为文化对协议实施非常关键。
上海证券报:在实施巴塞尔II协议的准备阶段,有哪几项内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实施巴塞尔II协议是否是一个有步骤有计划的过程?
施能自:巴塞尔II协议的核心目标在于指导银行获取抗衡风险的能力,创造风险文化。对于银行来说,外力的帮助只是辅助手段,关键是改变战略方式,自主的建立核心竞争力。首先,实施巴塞尔II协议要进行全面规划,合规守法是基础。其次,对各项风险内容都要进行处理,优化、深化、整合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则要通过规划来完成。
对中资银行具体来说有三点建议。其一,实施巴塞尔II协议需要有一个整合性的经过规划的体系,这不仅是为了符合监管,更能够降低实施风险。其次,银行需要建立形式上的架构来支持内部监管体系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再者,很多中资银行已经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并与之有紧密的合作,但是对风险防范还是应当越早规划越好,因为这个风险体系的建立是支持收入稳定增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