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黄蕾
因为诸多保险机构的全情参与,9月的资本市场显得格外热闹。本月中旬,近30家保险机构倾巢出动,先后动用1335亿元、2415亿元保险资金“追捧”北京银行、建设银行的首发,获配资金额达11.05亿元、68.5亿元。
这两次“大手笔”后,保险资金在一级市场的获配总量一跃超过400亿元,远超去年一年的水平。相信随后登场的中海油服、中国神华、中石油、太保集团等,将掀起新一轮保险资金对“打新股”的追捧大戏,保险机构在整个获配队伍的主力军地位将更加难以撼动。
动用资金破万亿大关
根据Wind资讯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9月24日,共50家保险机构参与了首发、增发的获配,获配资金总额达到404.62亿元,已超去年一年的水平(349.51亿元)。仅9月份单月内,保险资金在一级市场就获配近一百亿。
经记者粗略计算发现,在今年九个月里,保险机构参与首发、增发申购的动用资金量已破一万亿大关,达到1.3万亿元,保险资金倾巢出动的气势溢于言表。
获配资金与保费规模的联系十分明显。参与首发、增发的50家保险机构中,国寿、平安、太保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保险资金获配总量的半壁江山,泰康、新华、人保紧随其后属第二梯队,而华泰、中再、太平殿后,保险资金首发增发基本呈现“三三制”格局。此外,中小保险机构后积薄发的气势也不容小觑。
在获配资金排行榜上,国寿股份以97.17亿元居首,平安人寿以94.89亿元次之,泰康人寿虽为“老三”,但46.74亿元的成绩远落后于前两家。获配资金量超过10亿元的还有,太保人寿27.22亿元,新华人寿25.01亿元,国寿集团22.10亿元,人保财险17.46亿元,太平人寿14.63亿元。不难发现,仅国寿股份、平安人寿两大巨头的获配资金额就已占半数。
从参与次数来看,泰康人寿最为积极,累计配售次数462次。参与首发、增发累计超过一百次的保险机构分别还有,平安人寿357次,太保人寿329次,太平人寿295次,新华人寿276次,国寿股份263次,华泰财险207次,人保寿险170次。
三千亿追捧银行股
保险资金今年前九个月获配总额一跃超去年一整年,保险机构近期在北京银行、建设银行上的发力,可谓功不可没。
通过对Wind最新数据的计算,记者发现,保险机构合计动用3750亿元参与了北京银行、建设银行的首发,获配资金额达到79.55亿元。其中,27家保险机构共动用1335亿元对北京银行进行了“打新”,获配额为11.05亿元;30家保险机构在建设银行“打新”上动用2415亿元,获配约68.5亿元。
综合两个银行股“打新”排名表来看,寿险公司稳坐前三名席位。在北京银行“打新”上,平安人寿以动用资金234.94亿元、获配1.95亿元居首,泰康人寿获配1.58亿元紧随其后,国寿股份与新华人寿不相上下均获配1.14亿元,太平人寿的获配额也超过了1亿元。
盘子较大的建设银行令保险机构收益更丰。国寿股份、平安人寿两巨头动用一千亿资金参与建设银行的首发申购,最后,国寿股份、平安人寿、新华人寿分别以17.36亿元、13.95亿元、6.26亿元成为建行获配军团中的佼佼者。
首发热捧增发冷场
数月来新股密集发行,保险机构一下子找到了伸展拳脚的平台。“在资本市场起起落落的当口,打新股最合适我们这些盘子不太大的保险公司,无风险、稳赚钱。”一家寿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这样向记者表述道。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这家公司参与了近二十只新股的首发,仅9月份就参与了东方锆业、莱茵生物、北京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只新股的首发申购。“我们的投资策略基本是:集中资金打新股,上市后迅速抛售。”
这不只是一家保险机构的投资心态。在投资军团第一梯队中的国寿、平安、太保也开始日渐青睐于“打新”。比如,今年9月,平安人寿参与了深圳惠程、芭田股份、智光电气、东方锆业、莱茵生物、北京银行、建设银行等7只新股的首发申购,共动用资金738亿元,获配投入资金近16亿元,平均每次动用资金18亿元,却无一例增发行为。
针对保险机构热衷网下“打新股”的现象,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徐高林博士在他日前撰写的《保险资金A股直接投资报告》中分析表示,在总体上,保险资金在网上投资相对于网下投资占比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二级市场股价的不断走高,保险资金在逐步从“网上”转到“网下”。
徐高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还表示,数据表明,保险机构有根据二级市场行情改变资金在网上网下配置比例的倾向,但各个保险机构的风格仍具差异性。比如,就网下投资解禁后的处理方式而言,既有上市随即变现的,也有倾向于长期持有的,还有完全随行情决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