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博弈白热化
2007年10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阿琪
国庆假期后的行情,无论是看的,还是做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指数是那么那么地轻,个股是那么那么地重。
众所皆知,“5·30”后,许多投资者把资金转交给了基金等机构。从此,市场主导力量全面倾向于机构投资者。然而,基金产品的完全同质化,基金排名下的高度竞争,使得各大基金在追逐投资收益之余,要追逐市场客户,并且在具体投资行为上还要尽量化解对手的竞争力。完全可以这样认为,目前“指数轻,个股重”的行情是机构博弈白热化的结果。
由于行情的估值洼地已经消失,在考量公司业绩的增长性后甚至对2008年也已经提前透支。价值增长配置、行业配置,甚至是防御性配置等投资策略均已失去依据。因此,在大把资金在握的情形下,各大基金对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和投资方向均已急不可耐。如此,在机构群体中一旦有新的盈利模式或好的投资策略形成,各大基金往往一哄而上。在这过程中,最早发现或发明新盈利模式的基金,或者是最先跟进的基金就占了行情的先手,可能取得的收益自然最大。与此同时,由于基金相互竞争中此消彼涨的关系,先介入的基金会尽可能地拉升股价以提高后来基金的进入成本。对于后入基金来说,即使成本已高也不得不跟入,否则在缺乏其他盈利模式的情形下就“赶不上这趟船”,更容易在竞争中被边缘化。目前大、小机构“乘大船”的权重股行情应是这一机构博弈机制下的产物。
除此之外,随着指数在权重股带领下越涨越高,对于其他股票产生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再结合资金分流、估值压力、基金进行流动性控制或策略性调仓的原因,一批行情早已涨得高高的,原先基金们联袂持仓的核心资产股开始出现了营盘松动,行情一有冒头往往会出现基金的减持行为。当然,大盘虚涨对其他非主流股的压力就更大了,从而造就了“指数那么轻,个股那么重”的行情独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