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广告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机构
  • A4:金融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12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股市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股市
    连破两关直逼6000点 权重股狂欢派对近高潮
    京沪高铁将开工建设 相关板块闻风而动
    ■行情扫描
    过半数机构继续看多
    2007年10月11日沪深股市技术指标解读
    关于调整固定收益类产品收费标准的通知
    关于支付2006年记账式(十七期)国债 利息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支付2003年记账式(三期)国债 利息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2007年记账式 (十一期)国债停牌的通知
    权证成交量持续下降
    沪B创381.88点新高
    恒指国指携手再创新高
    A股“一哥”摸高300元 市盈率近300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过半数机构继续看多
    2007年10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
      东方财富网统计了41家机构对周五大盘走势的看法,多数机构认为市场“二八”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极大挫伤了投资者的做多信心。短线看,权重指标股的走势将决定着大盘的方向,在惯性左右下上证指数有可能上冲6000点。

      五成四看多:

      渤海投资等22家机构认为一线权重股力推股指,大盘加速上行。短线来看,一线权重股轮翻启动,有效地推高了指数,市场“一九”现象愈演愈烈,预计股指在权重股的推动下,股指突破6000点大关值得期待。

      近两成看空:

      七月投资等8家机构认为指数再创新高,不过两市并非普涨行情,下跌家数远远超过上涨家数。背离还是比较明显的。指数运行上,这种逼空的走势肯定不会运行太久,加速并不是什么好事情,预计周内会冲高回落,热点会再一次出现轮换。

      两成七看平:

      广州万隆等11家机构认为10月份调整其实已在暗中进行,不能牢牢把握住权重蓝筹,所能做的只能适时减仓,回避风险为主,这一次一线股涨过之后必然也会调整,需要进一步消化估值偏高带来的风险。

      (特约撰稿 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