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专版
  • 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8: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路演回放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海外
  • C15:基金·研究
  • C16:
  •  
      2007 年 10 月 1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引发观念深度变革
    虚拟经济的 精魂是预期
    投资机会 正在影响财富分配
    抑制高耗能发展的政策须靠强制力推行
    新能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引发观念深度变革
    2007年10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今年以来,无论从社会共识还是监管理念、监管机构处置市场问题的方式等,都凸现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引发了深刻的观念变革。可喜的是,这些变革又正在转化为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倪小林

      

      2007年我国的资本市场无论从市场容量到投资人的数量,以及开放程度都表现出加速状态,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仅以“大”来描述如今的资本市场,并不足以看到市场进入新的阶段的全貌,今年以来,无论从社会共识还是监管理念、监管机构处置市场问题的方式,以及新闻舆论为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参与程度,凸现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引发了深刻的观念变革。可喜的是,这些变革又正在转化为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曾经有一位证券市场资深人士这样评价股权分置改革:不要小看此次改革中的对价程序,这表明市场主体意识的觉醒!2007年我国资本市场历经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制度变化悄然开始,参与企业持股者不断增多,股东结构的改变,使得企业在信息开放程度和公开透明程度上不得不强化阳光意识。如今公众投资人的知情权、分红权、 表决权 、临时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以及监督、建议、质询权 、股权持有与处置权、寻求司法保护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引起投资人的关注。正因为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环节有了被否决的案例,这个看似很技术的问题,就有了深刻的预言意义,它标志股东维权意识已经觉醒,并通过“举手”有了实现的路径。诚如中国证监会尚福林主席在2006年中国金融论坛上表述的: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着转折性的变化。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改革近30年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就在于有广泛的群众参与,如今中国资本市场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各类股东利益诉求将趋于一致”,这必然为公众广泛参与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成果打开顺畅的通道。目前储蓄资金不断向股市流动,基金参与者的不断增加,直接给这一变革一个最好的注脚。同时也给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历史上对于股市的社会属性早就有过定论:没有股份制的出现就不可能有铁路,是马克思对于股份制最为形象的描述。中国资本市场在改革开放之后重现,本身就说明我们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之时,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尤其是各种要素市场的力量推进改革。资本市场所具有的特殊的公众参与社会属性,使它成为了我国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一部分。早在1985年,经济改革遇到最大障碍是资金的困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决定进行资金市场的试点,何为资金市场,其实就是银行和银行,银行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市场媒介直接融资,也就是目前已达5000多点的股市的初期状态。如果说,市场主体扩大的力量,是资本市场战略性转变的基础,也是市场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那么股市走过20多年,从最早企业财务公司的出现到今天市场机构投资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两市注册登记的投资人已经接近一亿,这都向我们昭示:资本市场的改革同样具备我国经济渐进式改革的特征, 市场力量是逐步壮大和完善的,它将会成为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市场在发展中嬗变,历经从几百点起步的过来人认为,中国的监管完全是市场催生的。其实,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就是发达国家的市场监管有哪一个条款不是市场催生的呢?安然事件之后,萨班斯法案对于市场实行了苛刻的约束,受到市场人士的普遍质疑。市场创新的种种产品,总是各种市场条款的“助产士”,目前的监管系统由市场催生完全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我们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从徘徊到认同,同样是因为市场催生的结果。

      市场人士非常看重“国九条”对市场变化的影响力,可是,众所周知,“国九条”同样是在证券市场发展最为艰难的时期提出来的。它之所以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献,正说明管理层在市场最为困难的时候,明确了资本市场一定要大发展的战略。资本市场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开始,我们的探索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原则,股市发展的过程悲喜剧交替出现,老八股的诞生世界关注,银广夏事件同样举世关注,一批市场风云人物过眼烟云,一大批成熟投资人成为市场中坚力量,市场的发展在各种方式的试错中不断前行,给国家经济发展留下了无数智慧结晶,也如中国改革一样将成为世界的财富。有评论认为,从党的十六大确定资本市场要大发展的目标到“国九条”的出现,我国资本市场已经上升为国家经济战略的一部分,促成了证券市场从社会共识到共谋的观念跨越。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吴敬琏大胆纠正了自己过去的说法:经过前阶段的改革,“不规范的赌场说”现在已经不能这样判断了。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到今天的变化,让“股市边缘化”等一系列吸引眼球的意识分歧和问题自动释然。

      市场进入可持续发展最为直接的诉求就是要强化阳光监督机制。公众已经注意到,今年证监会从监管理念上提出全新的监管思路:监管前移更加微观。其最为突出的案例就是对于杭潇钢构股价异动监管的全过程。监管内容通过媒体直接公诸于众,给投资人一个更为直观、直接、透明了解市场和公司的机会。当时,社会舆论对于监管者的行为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最近,有消息称相关资本市场建设已经出台有300多个法规,也就是说,维护市场公正的除了监管理念和方法的改变,已经上升到执行维护投资人利益的程序完善。9月17日晚,中国证监会网站同时公布了六项涉及并购重组和非公开发行公司的法规,舆论认为,这充分表明了证券监管部门打击虚假信息披露和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运行的决心。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下一阶段改革所面临的最主要体制性障碍有:金融体制制约经济发展;政府机构须加快改革和职能转换等等。资本市场将成为这一改革的主要战场。

      我国金融专家曾经诊断中国股市调控中的怪现状之一,就是一个市场多头调控,认为在我国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和基金证券等分属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使得具有内在替代性和互补性的基本证券产品,被人为地分割为几个有着明显行政壁垒的部分。这就导致了在市场监管上很难真正保护公众利益。不久前十三部位联手监管上市公司的消息不胫而走,市场人士普遍当作利好消息传播,而把问题看到深处的人则认为,这是打破体制障碍多部门共谋市场大计的开始,也是引入国际伞形监管模式的开始。

      可见,对于资本市场,我们都经历了全社会从共识到共谋的嬗变,我们也将在新的探索中更加完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