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十七大特别报道
  • 3:专版
  • 4:十七大特别报道
  • 5:十七大特别报道
  • 6:财经要闻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路演回放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海外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版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数量紧缩影响有限 债市心忧加息
    信贷增长将受严控 政策面继续紧缩
    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
    次贷危机渐趋平静 美债信用点差收窄
    下月或现有利“时间窗口”
    07陕高速债今起发行
    今发50亿元一年央票
    人民币询价市场大幅收跌
    首单财务公司金融债将问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下月或现有利“时间窗口”
    2007年10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琢磨

      

      三季度的债券市场环境可以说是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所有的利空一股脑集中出台———3次加息,2次提高准备金率,特别国债面向市场发行,大盘新股集中发行,交易所1天回购利率达到100%。再空的空头恐怕也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利空出台,这印证了投资界“牛市中市场会比你想象的好,熊市中市场也会比想象的坏”的说法。

      三季度初,很多投资者就开始看多债券市场,但参与其中并能成功全身而退的恐怕不多。为什么这么多投资者事先没有意识到市场环境的恶化呢?一是政策误判,没有想到央行货币政策会如此坚决;二是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央行和财政部不会向市场投放特别国债;三是对市场流动性误判,在新股发行暂时空档期,流动性风险已经没人关注了。正是这些原因,即使7、8月份出台的CPI数据快速上升,央行意外连续加息也没有打消他们看多的热情。理由是央行严令各银行压缩信贷规模,将导致银行流动性充裕,资金会流入债市。从结果来看,窗口指导失效是必然的,信贷并没有得到控制,而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决心却更加坚定,连续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增加了市场心理压力,2000亿元国债市场化发行更是打碎了投资者的幻想,而9月初开始新股发行导致的流动性危机彻底遏制了8月底开始的反弹行情。

      虽然债券市场看多的热情暂时受到打击,但笔者前期11月份是全年债券市场环境最有利的时间窗口的观点没变。10月下旬公布三季度数据后,紧缩性货币政策再次出台虽然难以避免,但四季度CPI、固定资产投资及信贷等数据会有所回落,货币政策的累积效果有待观察,十七大后的政策取向和组织机构调整需要一定时间的整合,因此,四季度债券市场可能会出现短期反弹,但对行情持续时间及幅度的预期不应太高,毕竟债券的供给量有增无减,需求却是只见减不见增。至于跨年度行情,本人不敢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