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沪深股市走出了快速上涨行情。从年初至10月16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涨幅分别达到127.7%和191.23%,两市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个股价格涨幅也普遍较高。股指在短期内大幅上涨,资产价格急速膨胀,必然造成风险的积聚,这已经成为业界和成熟、理性投资者的共识。
是让风险进一步积聚、演变直至最终爆发,还是尊重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吸取海外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重视、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这个问题值得包括广大中小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各参与方关注、深思。
重视风险,就要清醒认识到当前资本市场风险正在积聚这一客观事实。
不可否认,今年以来股指、股价快速上行局面的出现,有诸多因素的支撑:我国宏观经济多年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股权分置改革等各项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步伐加快,企业和家庭资金充裕,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这些因素为我国股市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也不能忽视,股市运行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非理性现象。
从结构的角度来说,今年以来股市上行的格局有一定脉络可循。6月以前,大量业绩平平甚至亏损的上市公司在各种题材、消息的作用下,股价攀升较快,市场有“结构性泡沫”之论;近一段时间,本应发挥市场稳定器功能的大盘蓝筹股则发力上涨,并带动指数迅速攀升,市场以“蓝筹泡沫”作为形容。统计数据显示,10月8日至10月15日期间,计入指数的沪市市值排名前十大公司,合计推动上证指数上涨415.89点,对上证指数贡献率高达87.04%。
蓝筹股价格急剧膨胀局面的出现,是股市行情持续上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表现比较相似,应该引起关注和警惕。特别是,在本轮蓝筹股行情中,买入主力是“散户”和“散户化的机构”———既有日均交易额1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也有90%比例由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开放式基金。统计显示,10月8日至10月15日期间,日均成交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账户净买入沪市十大公司股票597.57亿元,日均成交10万元至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账户净买入86.98亿元,而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券商自营同期则均为净卖出状态。(下转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