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靓
货币信贷管理几乎是公众对央行的第一印象。每一次货币信贷政策发布,都关乎银行、证券或是房地产等产业的调整方向。而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地方传导机制方面,央行上海总部在限制、沟通、引导、协作管理银行信贷方面有着诸多特色经验。
与商业银行良性互动
2007年上海市的信贷增长一直徘徊在平稳与过快的边缘。央行上海总部曾在多次月度货币信贷报告中警示,商业银行需“正确处理短期经营目标和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关系,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合理控制信贷规模,确保贷款合理适度均衡投放,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为此,央行上海总部探索着以多样化的窗口指导进行政策引导。除了按季度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外,货币信贷工作专题会议和存款准备金交存专题会议是总部与商业银行经常的交流方式。在组织机制方面,上海总部也推动商业银行设立产业发展研究机构。总部人士介绍,“目前各行研究部门与合规、风控、计财等部门一起,已经成为传导贯彻国家调控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四大金刚’”。
上海市多家商业银行人士在谈及央行上海总部与之沟通的过程时认为,监管部门的政策传导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但是这种沟通对商业银行更好地把握市场风险、理解政策意图很有帮助。
从限制、沟通到协作进行货币信贷管理的过程中,央行上海总部不仅构建了顺畅的政策传导机制,同时也与商业银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互动机制。使得监管部门不再是拍脑袋做事,而是以商业银行为触角了解和研究市场。
事实上,近年来央行也开始与商业银行协作研究创新特色信贷产品。如在上海地区发展“区县小企业统借统还贷款”,推动商业银行与专业市场联手推出“市场基金担保融资”等业务,引导发展“开业贷款”产品支持失业、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等。
单兵作战事倍功半
央行上海总部人士表示,货币信贷政策除了需要正确和及时传达,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适用地方做出调整。“单兵作战模式往往导致事倍功半,在这一点上央行上海总部强调政策协同和指标联动”上述人士表示。
而所谓的强调政策协同和指标联动,主要体现在央行上海总部与市统计局、市经委、市房地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2005年央行上海总部成立前后,就联合市统计局、市经委进行了能耗指标和信贷指标联动机制的。上海总部引导金融机构把经相关部门测算的产值能耗等综合指标作为确定行业信贷政策的依据之一,落实“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推进金融服务节能环保工作。
对关乎金融安全的房地产行业,上海总部则一直对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有持续跟踪。从2001年起,央行上海总部就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的监测和调控力度,先后发文要求辖区金融机构停办住房零首付贷款业务和无指定用途的综合消费信贷业务;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房地产贷款条件,对个人购买高档住房和购买多套住房实行贷款成数控制,规范二手房贷款业务;要求商业银行认真执行121号文等重要政策,及时上报政策执行情况。
2005年,上海总部与上海市房地局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合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采集、监测体系和房地产金融监测分析指标体系。2006年,上海总部与市统计局、市房地局等9家单位再次联手推进房地产市场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央行上海总部货币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在上海经验中,“政策传导机制”已经超出了单向发布、引导执行的范围,转而向更深层次的政策协同、部门联动发展。“实践证明,通过联动与反馈,上海地区的货币信贷管理在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都能有很好的表现”,上述人士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