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
重阳是属于高古的节日,不需烟花爆竹、三牲祭品,只需独自一人登高,在丘壑和溪泉之间拄杖独行,体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自有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意境,便是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和谐,这是当今中国的流行词汇,但在纷纷攘攘的楼市,往往多了几处“不和谐”杂音。中央和地方、政策和市场、卖方和买方,各方力量角逐于一路飙涨的房价博弈局,或明或暗都有了些龃龉。以致于为了重塑和谐,这段日子部门政策频出,一个比一个“动物凶猛”。然而,其中一些往往事与愿违,依旧难以琴瑟和鸣。
银行的房贷新政是这些日子最大的市场热点,投资者成了惊弓之鸟。然而,围绕着何为第二套房?如何界定异地购房、夫妻购房、外籍购房?如何判断优质客户和贷款额度?……其间,各个地方、各家银行、各大部门,差异乃至纠葛不少,至今难以真正贯彻实施,让曾经的热心者也颇有扼腕之叹。再看看这两年,“70-90”房地产结构调控落实中的反复与对抗,“楼市限外令”从万众期待到地方的模糊处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些又何尝不是从热到冷,经历又何其相似。
要么统统“一刀切”,要么干脆“一团麻”,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地方落实情况,常常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几乎成了这几年的“调控与反调控”定律。我们的一些部门和地方政策,缺乏联动效应和合力原理,总是在两极之间游走、非此即彼,或是失于严苛,或是陷于宽容。恰恰忘了这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中庸与和谐———简单一点,单纯一点,平衡一点,合作一点。沉下来,像阿甘一样,照样可以一路跑出一部美国近代史来。
中国文化从来不缺“和谐”,但中国的“和谐”与舶来词“Harmony”比起来,讲究的是真正的内涵。中国文化里,和谐在生活中和实践中,在不落言诠、一片忘机的空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