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祥明
我国航天产业将步入“做强做大”的快车道。昨天,指导我国航天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正式浮出水面。由国务院批准国防科工委《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据悉,这是我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全面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航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航天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据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司司长罗格介绍,《规划》部署了“十一五”时期航天发展的九项主要任务。
一是增强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二是启动并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带动科技跨越发展。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四是加快空间技术发展,提高业务服务能力。五是积极拓展空间应用,提高航天产业发展能力。六是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扩展人类认知领域。七是加强行业管理,营造有利于航天发展的良好环境。八是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航天先进文化建设。九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具体而言,根据《规划》,在产业发展能力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航天制造业总体水平要得到提升;初步建成天地统筹、地面协调的卫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空间应用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卫星运营服务与发射服务、对外贸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再者,在重大科技工程方面,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月探测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相继启动或继续实施,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群。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表示,要调整改革与行业监管。
“继续推进航天科研院所和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使科研生产布局趋于合理,投融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颁布国家航天活动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制定国家宇航级标准。”
另外,根据《规划》要求,至“十一五”期末,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从业人数总体稳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总量占职工总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