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十七大特别报道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广告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专版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美元贬值趋势或增加 人民币升值潜在风险
    奖惩信用档案 要避免功利化
    落实节能减排须提高处罚标准
    发展股指期货: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将凸显人的主体价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将凸显人的主体价值
    2007年10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中更加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是下一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目标的进一步体现。从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看,实现人的主体性回归,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使然。

      ⊙方栓喜

      

      改革开放近30年,是我国经济起飞的关键时期。纵观世界经济史,在经济起飞阶段,无不是以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为主要特征。而在这样的阶段,个人对于经济发展,更多地是作为工具性而存在,也就是作为劳动力的人,作为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而存在。在这个阶段,经济发展的常态是高储蓄低消费。也就是说,多数人的需求仅仅停留在吃穿等最低限度的必需品上。

      但是在当前,我国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老百姓在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必然会形成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一过程,就是要求使人本身得到比以往更多的关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要使这一现实要求落实在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层面。

      把人的主体性作为发展的首要价值,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快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人的全面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模式下,我们将更少地依赖于自然资源,唯一的途径是更多地依靠人本身素质的提高。由此,我国必须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最关键的是加强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服务。现代社会要将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人的全面发展,重要的枢纽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公共服务体制。过去我们以市场化改革为单一的改革目标,虽然在提高经济总量方面卓有成效,但在对人本身方面的关怀不足,这与新阶段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现实不相适应。

      尤其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不能再仅仅是作为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措施了,而应当成为与市场化改革相并列的目标着力推进。一个是解决竞争性领域的体制问题,另一是解决公共产品领域的体制问题,二者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在下一步的改革中,应当平行推进,二者都不可偏废。目前,我国财政实力日渐雄厚,外汇储备增加很快,如果能够更多地投资于人,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和谐。

      一是要使政府能够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中承担最终责任。作为西方新公共管理浪潮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本意是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在我国却走形变样,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确保政府责任。在此方面,需要尽快确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绩观和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需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的问责。与此同时,加快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有效地整合公共行政资源,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抓紧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刀阔斧地变革作为官僚化、行政化、垄断化而存在的事业单位,已经成为我国推行新国家战略的重大任务。可以预见,这项改革将会使我国尽快跻身人力资源大国和科技大国的行列。事业单位是我国承办公共服务最重要的主体,如果不及时改革,仅仅是追加财政投入,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三是以城乡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我国自1994年以来分税制改革之后,13年再无大的变动。当时的改革是基于强化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并激励地方政府提高经济总量。但是当前,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公共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通过公共服务实现再分配,以有效地缓解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我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确实难度很大,但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条件的。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出现一些差距是难免的,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长期保持过大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不使贫富差距转化为人的能力和机会的差距,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起点上的公平。

      把人的主体性作为发展的首要价值,需要以和谐理念为宗旨,致力文化建设。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的幸福感与文化和观念上的社会认同感成正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

      在这过程中,也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的文化体制改革,吸纳和整合各种合理的价值观念,使得我国成为一个与经济大国地位相对应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大国。尤其,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今天,文化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往往意味着国际竞争力。

      把人的主体性作为发展的首要价值,需要以满足人们的社会参与为重点,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改革发展新阶段,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在这一进程中,人的自由选择权将被得到充分地尊重,整个社会的活力将得到更为充分地激发,广大社会成员的社会参与意识将会稳步提升。由此,还应当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以确保正确的改革方向,并为各项改革开辟更大的社会空间。

      把人的主体性作为发展的首要价值,需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对外开放。目前我们13亿人口,处于总体小康阶段,资源环境已经相当吃紧。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14.5亿人左右的全面小康,出路在哪里?

      一是通过进一步的资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国内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通过更为主动的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发展自己。三是积极推动服务业市场化进程,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鼓励更多的投资进入服务业,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