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十七大特别报道
  • 3:十七大特别报道
  • 4:专版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要闻
  • 8:金融证券
  • 9:时事·海外
  • 10:观点·评论
  • 11:上证研究院
  • 12:广告
  • A1:公 司
  • 178:信息披露
  • 180:产权信息
  • A2:上市公司
  • A3:特别报道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广告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10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2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2版:艺术财经
    岳敏君:寻找艺术
    天民楼主葛师科
    “陈逸飞作品是我们收藏的首选”
    公共收藏、机构收藏、企业收藏 与当代艺术共成长
    “鬼脸”花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公共收藏、机构收藏、企业收藏 与当代艺术共成长
    2007年10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姜长城

      

      公共收藏一般来讲是指公立美术馆的收藏,机构收藏一般指民营机构出资建立的企业美术馆等的公益性机构的收藏行为,而企业收藏则是企业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或者投资战略等进行的购藏行为。

      作为一个民营非盈利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的馆长,张子康认为机构收藏不同于个人收藏和企业收藏的地方在于,其要从一个美术史的角度来建立自己的收藏系统和标准。他认为,好的艺术品应该是那种创新的、具有突破性的作品,而大众的审美和接受度一般都是滞后的,所以这个指标在现实中的具体反映就是要收藏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品。

      对于民营美术馆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在现实中,影响人们价值判断的大多与宗教、性别和金钱有关,那么如何在这样的状态下扩大自己的收藏体系呢?张子康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还是学术,那么无论美术馆现在是否有资金实力去购买那些有价值的作品,首先要开发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历史系统,开发数字美术馆,将真正有学术价值的作品纳入这样的一个学术系统中去,这样在适当的时机就可以将这些作品真的纳入到馆藏体系中去。而因为这些学术梳理,一些藏家和艺术家才会了解到美术馆的价值,才会被感动而有捐献等行为发生。至于市场投资的长短线行为,这个与美术馆的收藏无关,因为美术馆看的是一个长远的美术史的价值而不是价格。

      香港百仕达地产营销策划总裁罗雷认为,企业收藏还是要将其行为作为一个项目管理的模式来做,一定要将其纳入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去做规划和执行,为之编订定位、预算、发展的阶段安排等具体的企划。他认为,企业之所以会介入艺术收藏,一方面与其现实的利益驱动有关。比如从国际经验来看,美术馆旁边的物业价值要高出其余地段很多。

      另一个方面,企业收藏始于企业家的价值追求和企业品牌的稳固驱动。作为一个地产企业,他认为自己的企业介入收藏的策略是聘请专家为其做出市场调研,做出收藏定位、策略和步骤等计划,在经过企业自身的审视通过之后来实施。

      此外,作为资本运作经验丰富的企业方,如何开发一个具可能性的艺术品价值评估系统和模型,从而打通艺术市场和大的资本运作环境的隔阂,也是他们有兴趣的地方。此外,罗雷认为企业应该利用其在推广、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推动对当代艺术的支持、赞助机制的建立,那样才会有一个长效的资金方面的支持,真正对行业有支撑的体系才会确立下来。

      证大美术馆的馆长沈其斌认为,证大在收藏方面与前两位有不同的一些方面。证大美术馆的收藏策略是坚持与中国当代艺术一起成长的方式,通过对当代艺术文脉的梳理等方式以严格的学术标准为之把关。作为目标达成的支持,他认为证大的核心在于其科学合理的运营机制,制度化的运作可以保证美术馆的有序和可控制运营。沈其斌认为,美术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应该承担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而在具体的价值关怀方面,他强调证大对于当代艺术事件的关注和对于年轻艺术家创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