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金江波从上海大学国画系毕业,留校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际多媒体及计算机设计工作室主任,从那时起就注定他要从手握毛笔而转变为手掌鼠标的人。他的人生之路,从此也与这个时代步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使他不仅成为运用新型科技创造财富的收获者,同时也成为一位走在时代浪尖上的新型艺术实践者和开拓者。
新媒体艺术之路
1995年金江波就参与制作了中国第一套中文版的数据光盘《中国古代美术》,将中华五千年文化通过多媒体技术传播开来。1997年他有幸成为第一个被学院公派日本学习多媒体的人。这样的机会无疑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1998年回国后他仍然留在了母校,组织了一个团队并真正运用计算机交互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信息化产品以及数码设计服务。还制作出中国第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电子艺术杂志《艺术大地》,并将日本Retas pro软件开发成国内第一套中文数字化专业动画生产软件。
他曾作为多媒体的导演,在广州海珠大剧院导演了一部叫做《时空魅影》的舞台剧,该剧将舞台的声光电和多媒体多维虚拟影像及互动体验的技术综合在一起,让观众与表演者处于一体的舞台空间。另外,他还做音乐剧,也参与全国各地众多的科技馆、博物馆的设计,同时还规划制作了长江三角洲最大的主题娱乐公园———常州恐龙园的多媒体工程工作等。
这些商业文化的实践和收获使艺术实践的模式不单单成为艺术家个人的创作经验,同时也能转化为社会的生产力。他说,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改革的巨大进程中,各行各业都要用到信息化的产品、新媒体应用的产品。如果艺术家既有创意又有整合能力,既能把学科整合在一起,又能把人才、技术和市场运用整合在一起,那么为何不能去做呢?
艺术研究是人生的归宿
金江波说,艺术研究才是他最后的支撑点,是个人终极归属。他的商业模式的建设日趋稳定,那么下一步主要精力就是如何进行艺术创作,在艺术本体之内解决一些问题。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新媒体技术或各项学科综合起来表现一个艺术形态的问题,更应该是一个主题针对性的产物。
他透露,目前正在针对中国蓬勃发展的市场问题,打算将这种社会现实和社会轨迹,不用经济规律目光来分析和研究,而是用艺术行为来解决。他的计划是针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增长最快的资本市场和扩张最厉害的进出口市场,进行系列创作,通过新老媒体结合、通过文献性的,社会调查式的整体行为,如摄影、摄像、互动、网络、调查、采访等,对中国现实进行解剖、反思、再创和提炼,这是他近阶段的艺术创作方向,也是他在清华博士学习生活期间实践的重要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