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十七大特别报道
  • 3:要闻
  • 4:时事·国内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信息披露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环球财讯
  • A1:市 场
  • 179:披露
  • A2:股市
  • A3:金融机构
  • A4:金融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产权
  • B8:信息披露
  • C1:理财
  • C2: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5:产权信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金融机构
    股权交易趋热 信托公司成并购“香饽饽”
    保监会公布第三季度 保险中介机构员工持证情况
    瑞士再保:2012年中国 车险保费增至2000亿元
    平安中标云南烟草业年金大单
    私募证券信托产品9月投资业绩两极分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权交易趋热 信托公司成并购“香饽饽”
    2007年10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徐汇 资料图
      ⊙本报记者 唐真龙

      

      来自各方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信托公司新一轮增资扩股正如火如荼铺开。

      

      股权变动频繁

      10月20日,四川宏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将斥资1.9亿元参与四川省信托投资公司和四川省建设信托投资公司的合并重组,占重组后新公司总股本的19%。

      这已是近一周内业界传出的第三桩关于信托公司资本层面运作的事件。此前的10月18日,重庆四维控股通过受让青岛海协信托16.65%股权的方式,将公司对青岛海协信托的持股比例增加至38.1%;同一天,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京正式签署重组新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协议。

      事实上,信托公司新一轮的增资扩股自今年3月份以来就已经拉开序幕。据西南财大·重国投中国信托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07年3月1日—8月15日,有明确股权变动消息的信托公司已达20家以上。而本轮股权变动的显著特点是信托公司纷纷引进战略投资者。“今年3月颁布并开始实施的信托新政使得信托业的经营状况有了实质性的改观,信托公司一改过去混乱无序的经营局面,重新回归信托主业,定位一下子清晰了,这使得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纷纷对信托公司进行重新审视”。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表示。

      

      内外两大引资动因

      信托公司为何能够成为以上这些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对象?李勇和邢成两位专家表示,主要来自内外两方面因素。

      在外部原因方面,首先是由于我国分业监管政策有所松动,国内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呼声高涨。“在走混业经营的道路上,信托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邢成表示。

      而实业集团参股信托公司,一方面是看好信托公司的投资功能。李勇认为:“不同于以往信托公司担当为股东融资的功能,在流动性泛滥的宏观背景下,信托公司更重要的角色是实业集团所稀缺的投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参股信托公司,实业集团可以进军金融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实现公司多元化战略构想。

      对于外资机构来说,信托公司则是其抢占中国市场的“翘板”。根据《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可以对金融类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这为将信托公司打造金融控股平台提供了条件。外资机构进入信托公司后,将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参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从而间接控股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从中国市场上淘金。

      除了外部原因外,信托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自从中国入世之后,信托公司无论是在开放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公司要想缩短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距离,真正成为金融产业的四大支柱之一,引入战略投资者无疑是一条捷径。”邢成表示。

      

      银行系信托公司或占主导

      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后,中国信托业是否将会发生变局?专家表示,这还有待于时间的进一步检验。不过邢成认为,在几种类型的战略投资者之中,银行系信托公司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未来发展持续看好。

      银行牵手信托公司之后,在经营方向上将会更加突出专业化特点:一是由于银行在资产支持证券化方面的优势,银行系信托公司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就是发展资产支持证券化业务。二是在银信连接理财业务方面,银行系信托公司将会实现无障碍对接。三是借助信托公司的平台,银行系信托公司可以更多地开展个人信托业务并且可以弥补在高端理财业务方面的劣势。

      不过专家表示,在银信一体时代,银行对信托的认识上存在一些不良倾向,如今信托业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摆脱传统的不良倾向,打破惯性思维也是银行系信托公司在以后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