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观点·评论
  • 5:信息披露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信息披露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广告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上海证券报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2007 年 10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钱沿周刊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 不适合中小投资者
    沪中行限量发售“奥运纪念金盘”
    深发展第一期房地产挂钩
    双币种产品问世
    银行系新品不断 QDII出现“鲶鱼效应”
    建行推出汉庭龙卡
    银行基金QDII各有优势
    光大港股理财产品收益良好
    友邦康乐成长医疗险计划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基金QDII各有优势
    2007年10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金苹苹 实习生 崔君仪

      

      自9月中旬南方基金QDII产品推出以来,基金系QDII受到投资者的热力追捧,其首日认购金额屡创新高,上周一首发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更是一举突破千亿人民币大关,创出基金QDII首日认购金额的新高。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也不甘于拱手让出QDII市场,加快了各自QDII产品的步伐。9月下旬以来,招行、光大、民生、工行、兴业等银行纷纷推出了最新款的产品。

      然而,即便银行QDII产品发行加速,其在增加产品的流动性和投资门槛的降低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从发行情况来看,银行QDII的表现依然不敌基金QDII。针对这种情况,光大银行上海分行首席理财师徐欣人士表示,银行QDII的发行目前不敌基金QDII,主要还是由渠道、投资者的观念以及宣传力度不同导致。

      “基金QDII发行的渠道多过银行同类产品。”徐欣分析,基金QDII可以通过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各大银行柜台以及网上银行等多渠道发行,而银行QDII只能通过银行各自的网点解决,在销售渠道方面远远不能同基金QDII相比。其次,徐欣表示投资者心目中“基金产品收益高”的固有观念,也是造成目前银行QDII销售不如基金QDII的原因。“因为此前银行QDII产品由于投资渠道的限制,在收益率方面一直情况不好,而基金产品由于A股市场的火爆,收益率已经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所以在发QDII产品时,很多“基民”自然而然变成了基金QDII的认购者。最后,徐欣分析,基金QDII发行时必须进行的信息披露等方式,也是帮助基金QDII提前预热市场,招揽投资者的重要条件。“相比而言,银行在这方面的投入就远不及基金公司。如果有更多投资者了解了目前有关银行的QDII产品,也可能会选择银行系QDII。”

      不过,虽然在销售情况上不如基金QDII,银行QDII其实也有其可取之处。兴业银行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相比公募基金QDII一味做多的单一投资策略,银行QDII在产品设计上的发挥空间更大。银行可以使用金融工程方法,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和杠杆效应,设计出更契合居民理财需求的结构性产品。

      此外徐欣分析,部分基金QDII产品由于投资的市场不局限在我国香港特区,虽然风险降低,但是收益也会相应的有所折扣,而目前由于银行QDII的投资范围集中在港股市场,且眼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势头依然迅猛,未来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状态,“中资股主导香港股市上升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即便中间出现调整,因为长期受惠于资金愈发充裕的全球市场、以及头顶“中国概念”的光环,目前香港股市呈现出的中长期牛市特征还不会改变,所以银行系QDII的收益情况,“未必会比基金QDII差。”

      事实上,从最新披露的业绩看,一些银行系QDII也的确表现不俗。比如农业银行的QDII产品——“境外宝”第一期经过近5个月的投资运作,截至10月10日,该产品美元净值已超过40%,相当于实现年化收益率近100%。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具体产品时,应该更加注重产品本身,选择最适合自身投资习惯和风险偏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