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金融
  • 6:证券
  • 7:上证研究院
  • 8:时事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广告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海外
  • C11:基金·营销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广告
  •  
      2007 年 10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关注基金
    收益变化拐点
    如何应对
    基金净值下跌
    投资并非“包赚不赔”
    投资首先是管理风险
    资产分配决定获利胜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并非“包赚不赔”
    2007年10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兴业基金/ 钟宁瑶

      

      连续三个月的单边上涨行情终于在10 月的第二个星期暂告段落。有媒体指出,尽管本轮调整的幅度尚不能和“5·30 ”相比,但波及之广,下跌之连续性,其实和“5·30”相差无几。

      但与“5·30”时有所不同的是,连续的下跌并未打消投资者的热情。这几日,前来询问基金申购的投资者络绎不绝,不少基金都出现了上亿的单日净申购量,其中,散户占了绝大多数。有的投资者认为,遵从“买跌不买涨”的原则,暴跌之后介入可以“抄底”。

      加之,本轮调整到现在,以部分金融、地产龙头股为代表的基金权重股表现坚挺,相对于中小盘股的一片惨绿,基金的情况要好很多,指数基金以外的偏股型基金的跌幅仅为大盘的一半,投资者心目中“基金不败”的形象在日益强化。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要提醒投资者,投资基金绝不是“包赚不赔”的,基金一样会面临系统性风险。投资最大的风险莫过于盲目。过去两年,基金创造了巨大的赚钱效应,这是许多投资者进入市场的诱因。但没有谁可以保证过去的神话能够在未来延续,基金同样如此。从长期看,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其收益和大盘息息相关。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不管是新的基金还是老的基金, 1元的还是 3元的,都一样会亏钱。

      日前,兴业基金向持有人发去一封信,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上,我们希望基民朋友能够谨慎投资。其中,首要的一点是降低未来投资收益的预期。许多投资者是冲着每年至少翻一番的心态来买基金的,但目前不少机构对于未来两年的整体收益情况都持谨慎乐观态度,尽管我们无法给出未来两年的收益率区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高涨的行情中介入,短期内承受风险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心理上要承受的压力也会比较重,这对于新进场的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