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连破7.50、7.49、7.48整数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据统计,今年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超过去年全年3.35%的升幅。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短期升值速度有望加快。而人民币升值的再次加速使得不少中小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锁定财务成本的需求徒增。
在上海经营箱包进出口生意的朱先生,最近正忙着为规避人民币的加速升值而带来的损失而想办法。据朱先生介绍,前几个月,人民币的升势还是比较稳定的,始终在7.50-7.52区间内调整,而近来连续突破几个整数关口逼近7.47,使得他的一笔年底到账的40万美元的货款一下子损失好几万。
浦发银行公司银行业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新的汇率制度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前往银行咨询远期结汇等业务,通过银行的金融产品固定财务成本。
远期结售汇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客户外汇收入或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该远期结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售汇或套汇,双方必须履行合同。
举例而言,若公司预计在3个月之后将有一笔美元收入,为规避汇率风险提前锁定财务成本,则可与银行进行一笔美元兑人民币3个月的远期结汇交易,将汇率锁定在经财务测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即使3个月内人民币再次加速升值,企业的盈利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建行上海分行理财师建议,由于国内各银行的定价机制和水平存在差别,使得一年期远期结售汇报价(中间价)存在差异,企业在进行远期结售汇避险的同时,需要根据不同银行的报价进行选择。
除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外,外汇期权也是一种可依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企业可向银行事先支付一笔期权费,购买一种权利,使得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可以约定汇率与银行结汇,若到时候汇率与企业预期不一样,也可以选择不“行权”,只是损失这笔期权费。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自己的企业在汇率风险上购买“保险”。
与此同时,根据浙江省外汇管理局的一项调查显示,除了运用上述金融衍生产品外,目前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还有贸易融资(进出口押汇、付费廷、出口打包贷款、出口贴现、保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改变期末贸易结算方式(预收货款、延期付汇、远期信用证)、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