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琳
在近几年成功提升了普洱茶品牌知名度后,普洱市政府又把目标对准了云南绝版木刻版画。
11月2日至10日,《普洱绝版木刻版画、民俗旅游摄影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展览由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等共同主办,共展出贺昆、张晓春、马力、郑旭、魏启聪等为代表的近20位云南当代版画艺术家的100多件绝版木刻版画作品和29件普洱民俗旅游摄影作品。
著名艺术评论家、今日中国美术活动策划者郭晓川任此次展览的总策划者。他告诉记者,普洱(原名“思茅”,2007年4月正式更名为“普洱”市)是闻名遐迩的普洱茶的故乡,孰不知它也是蜚声中外的绝版木刻艺术的摇篮。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普洱绝版木刻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当代艺术流派。经过20多年的多方努力,绝版木刻在技术上的创新和在题材与内容方面的拓展,引起了中外艺术界的密切关注和赞叹。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批云南普洱本土版画艺术家多年来对艺术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总结展、成就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多元性发展的一次具体再现。
绝版木刻有一个较正式的名称——“原版油印套色木刻”。使用绝版木刻的艺术家最初的动机主要是节省板材,云南艺术学院叶公贤在其著作《版画基础》中曾这样解释,“原版套色法:同一块板,完成几次套色,先最大面积的淡色版,印出来。就在这块版上刻次深的色版,套印出来。再在原版上继续刻作,继续印就成了三套色的作品了。这种方法,优点是省板,缺点是作品完成时原版已毁,成了绝版作品。”
郭晓川透露,普洱绝版木刻的发展与繁荣,已经引起了国外许多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关注,普洱绝版木刻艺术家频频被邀请到海外讲学和举办作品展览,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普洱绝版木刻作品还受到许多藏家的追捧。普洱绝版木刻在艺术市场上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