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黄蕾
在非保险类金融机构相继“出海”练兵的背景下,一直没有行动的保险公司终于开始行动。权威人士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华泰财险和平安集团日前双双拿到保监会“出海”批文,允许其通过购汇形式投资香港H股、红筹股,保险QDII正式扬帆起航。
从记者掌握的两份批文来看,保监会赋予华泰财险、平安集团试水港股市场的投资比例上限均为5%。而此前保监会公布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则明确,保险机构“出海”资金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15%,其中包括固定收益类、股票、股权等产品。
按中国会计准则平安上年末总资产达4417.91亿元来计算,平安投资港股市场的总额将超过220亿元;而从记者了解到的华泰财险2006年年报内容来看,该公司2006年末总资产192.9亿元,以此计算“出海”额将近10亿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办理完相关手续以及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后,两家保险公司预计本月内即可正式“出海”。
华泰财险和平安集团的“出海”批文签发日分别为10月23日、25日。而据两家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他们也是这两天才刚刚收到保监会寄出的批文。投资港股期间,华泰、平安的受托人分别是华泰资产管理公司和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公司,托管人均为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投资港股市场的批文显示,在5%比例上限中还包括平安此前已经获得的对外投资17.5亿美元。平安内部人士透露称,17.5亿美元均为平安自有外汇资金,其中90%投资在海外债券和结构性存款,10%投资于股票。
而华泰投资港股市场5%的比例中,则包括自有外汇资金和人民币购汇资金。不过,华泰财险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华泰财险自有外汇资金相对有限,主要来源于外资股东方的资本金以及财险领域分保业务的保费收入。
在QDII投资策略这个问题上,上述一家保险公司投资经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差越大的股票越吸引我们,比如中石化等。”至于“出海”投资的首只股票,该人士表示不便透露。
相关人士透露,平安、人保、泰康等少数保险公司在“出海”上早有历练,即此前获得特批利用自有外汇资金试水境外市场,参与了多只银行股的香港IPO,并把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汇总给保监会,为购汇“出海”夯实基础。
由于被视为保险“出海”指南针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尚未出台,业内人士认为华泰、平安这次“出海”获批是保监会放行保险QDII的探路。从保监会给华泰、平安发出的批文来看,在保监会修订的上述细则出台后,两家公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重新办理有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