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成了权重指标股的估值标杆,在其上市前后,权重指标股集体展开调整。上证综指、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均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据统计,权重指标股的“集中营”上证50指数近4个交易日累计跌幅为6.11%,同时50只成分股的总市值4个交易日“缩水”了1.2万亿元。
统计显示,在最近4个交易日中,上证50指数交易的49只个股中(宏达股份因重大事项停牌),累计涨幅为正的仅有同方股份和中信证券2只个股,涨幅分别为3.42%和1.02%;其他47只个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累计跌幅居前的品种中,江西铜业、中国铝业、中海发展、中国神华、中国人寿累计跌幅均超过10%,江西铜业、中国铝业的4天累计跌幅分别为17.97%和17.47%;上海汽车、武钢股份、天津港、中国平安、宝钢股份的累计跌幅也接近10%。从4天总市值“缩水”金额来看,工商银行“缩水”2121.6亿元,中国人寿“缩水”1933亿元,中国石化“缩水”1595.7亿元,中国铝业“缩水”876亿元,中国平安“缩水”804亿元。上述5只个股合计蒸发总市值7330亿元。
权重指标股何以从之前的“香饽饽”变成近期的“烫山芋”?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新股密集发行、限制基金规模盲目扩张以及中国石油的“挤出效应”,A股市场的资金面压力不容小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构开始减仓权重指标股。据权威数据显示,上周以基金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上证综指再度接触6000点之时还是选择了减仓,沪市超过6成的重仓股被减仓。
另一方面,中国石油的估值标杆作用逐渐显现。由于众望所归的中国石油上市首日定价已经接近市场估值的高端,导致该股上市高开低走,周二更是低开低走,最低已下探至40元之下,上市以来最大振幅达到20%,该股的调整也直接对相关石化石油类个股的估值产生向下牵引的作用,而其他行业个股如中国远洋和中国铝业等权重指标股的估值也开始向中国石油看齐。
当然,从短期市场表现看,虽然股指重心出现下移,但近两个交易日两市上涨家数明显超过下跌家数,题材股及超跌股的行情乘机开始活跃。不过,从逐渐萎缩的成交金额来看,场外资金的入场意愿依然不够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