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个人房贷业务非常‘火’,我今天就做了三套。”星展银行(中国)一位客户经理说。“当然这包括境内和境外人士的房贷。”而交通银行一位客户经理则表示,“现在仍可办理个人房贷业务,但要加强对婚姻状况、其它房贷、家庭收入等情况的审核。在这些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才能受理房贷申请”。
央行、银监会于9月27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影响日益明显。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大部分中资银行收缩房贷的同时,外资银行的房贷业务则日趋“火爆”。与此同时,央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也开始更为频繁地采取“窗口指导”等手段来警示外资银行。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最近以来,中资银行的房贷业务都有较大收缩。“‘房贷新政’刚出台,各家银行都在观望、等待其它银行先行推出相关细则。”
星展、恒生银行等客户经理表示,近期接到内地人士人民币房贷业务的咨询电话也增多了起来。而据记者了解,外资银行也往往以减免贷款手续费、承担房屋评估费和公证费等优惠措施来吸引客户。
尽管未透露具体数字,但东亚银行(中国)副行长林志民表示:“今年上半年,我们信贷业务与去年同期差不多;但下半年,我们的信贷业务同比增量较大。”但他亦强调,外资银行房贷总量基数较小,因此即便房贷业务少量增长也会显得增量比例较大。
日前央行上海总部发布《10月上海货币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外资银行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4.4亿元,为上月增量的2倍。在沪转制为法人机构的10家外资银行上海分行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7.8亿元,占全部外资银行贷款增量的53.9%。
据央行上海总部资料,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投向制造业、房地产业、商务租赁、公用设施等贷款增量占比达六成。
与此同时,10月份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79.2亿元,较上月少增105.3亿元。央行数据分析认为,中资金融机构减少贷款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等行业。
迄今,花旗、渣打、汇丰等已开展针对内地人士人民币房贷业务的外资银行皆表示,会严格遵循央行、银监会《通知》规定,相应提高第二套房贷款比例和利率。花旗更是率先公布了针对第二套房、第三套房的详细首付比例和利率。但依然有不少外资银行表示,将等待央行出台更为详尽的细则后,方才出台自家相关细则。
在“观望”气氛浓厚的情况下,央行上海总部日前指出,各商业银行需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控制贷款投放,确保贷款增长与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而银监会亦于上周召集外资法人银行负责人,就信贷风险等问题进行提示。
一位参与此次会议的外资银行人士表示,银监会对各家外资银行提示贷款风险,同时要求紧缩房贷等信贷业务。“我们当然会遵循监管的规定,放慢一点开展业务的步伐。”该人士说。
然而,市场对于一系列偏行政手段“窗口指导”的效果持怀疑态度。高盛中国经济学家梁红针对央行公布的10月货币供应量数据表示,这恰恰突显了商业银行变得更为市场化之后,监管当局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贷款增长所面临的困难。
上述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亦表示,“银行市场化之后,宏观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简单的行政条文不如以前那么有效,调控或许需要找寻更为合适的控制方法。”
无法连接征信系统:最好的“遮羞布”?
⊙本报记者 石贝贝
可以说,中外资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正遭受“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中资银行开始收缩房贷,而外资银行受到的监管压力相对不大,他们以目前无法连接央行征信系统为由,正积极“跑马圈地”利用这两个月抢占个人房贷业务。一时间,无法连接央行征信系统似乎正成为外资银行的一种“优势”。
首先,无法连接央行征信系统,外资银行就很难查询内地客户在其它中资银行的贷款情况,较难认定其住房贷款是否为第一套房贷款。尽管花旗、汇丰、东亚等外资银行均已着手建立了自身的信贷数据系统,但对贷款客户的信贷状况查询也只能依靠:第一,自家银行的信贷数据系统;第二,客户诚信来自行申报和注明。那么,客户只要没在某家外资行申请过房贷,原则上就能在这家外资行以“第一套房贷”身份享有相应优惠利率和贷款成数。
在这个前提下,讨论在外资银行的第二套房贷究竟以“个人”还是“户”为单位,讨论之前房贷是否结清,讨论是“第二套房”还是“第三套房”,都变得没有意义。
还有,外资银行人士强调的“客户诚信”。目前无法连接征信系统,因此只能依靠客户自行申报其房贷情况,外资银行摆出一副无奈和委屈。
还有,迄今为止,部分银行依然在“观望”,没有出台任何条款清晰的“严肃”的房贷细则。“如果自家房贷细则过于严格则会影响以后业务,等其它银行出了之后我们再看风声。”一位外资银行人士道明个中玄机。
尽管一些外资银行表示正积极申请加入央行的征信系统,但这显然并非短时期内可以完成。也许在“目前无法连接央行征信系统”的遮掩下,外资银行正可以欢快地开展自家的房贷业务,同时没忘记睥睨一下已连接到征信系统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