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黄蕾
历经两个多月的等待后,第二批企业年金“选秀”参与各方,终于盼来了监管部门的回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1月19日公布了的18家机构24个资格中,包括:8家银行10个资格, 6家保险10个资格,3家基金3个资格,1家信托1个资格。保险机构与银行几乎各占半壁江山。
结合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名单来看,两批企业年金“选秀”过后,拥有企业年金牌照的机构将达到47家机构61个资格。在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这四种身份中,多家银行、险企“一鱼两吃”,甚至“一鱼三吃”。
具体到各自扮演角色上,银行、保险已分别获得投资管理人、托管人之外的另三种资格,信托将扮演受托人、账户管理人两种身份,基金和券商都只拿到了投资管理人一种资格。很明显,银、保在企业年金市场上的话语权已出现明显放大迹象,尤以“独享”托管人角色的银行最具选择优势。基金、券商、信托则相对失色。
从一定层面上来说,第二批年金管理资格揭晓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参与机构数量的增多,而是随着“一鱼三吃”现象的出现,市场较为推崇的“2+2”无缝连接的标准企业年金计划模式(即保险担任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银行担任托管人的账户管理人)将被打破,企业年金市场竞争格局将呈现“2+2”、“3+1”、“2+1+1”的多种组合模式。
从各自拥有的资格情况来看,企业年金管理的组合模式具体包括:“银行+保险”、“银行+基金”、“银行+券商”、“银行+保险+信托/基金/券商”等。而从近期监管部门频频吹风“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机构发展”的宣导内容来看,“2+2”、“3+1”的企业年金经营模式似乎更具竞争力。事实也证明,近年来,保险、银行在企业年金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对于年金经营模式的多元化趋势,也有市场人士提出担忧:“一鱼三吃”后,银行扮演了并不擅长的受托人角色,保险公司则扮演了并不擅长的账户管理人角色,年金市场一下涌入诸多新军,意味着新一轮的价格战、人才战即将掀起。
企业年金业资深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2”模式一旦被打破,很可能产生包括后台管理、效率、以及运作文化等方面的冲突。一旦整个年金管理市场出现降价或挖人现象,那对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及服务的稳定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从未来企业年金竞争态势来看,一些只拿到一种身份、两种身份的机构,多数则面临被选择的尴尬处境。而自第一批年金资格公布后到现在,一些机构也出现了“无米下锅”的窘境。这似乎预示着,未来企业年金市场将演变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
信托公司集体遇冷
⊙本报记者 唐真龙
“获得受托人资格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虽然这次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没能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在参加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评审并落选于受托人资格之后,某信托公司负责人显得有些落寞。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了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名单,24家公司“榜上有名”,其中包括受托人7家、账户管理人7家、托管人4家、投资管理人6家。而在这么多家机构之中,只有上海国投一家信托公司取得了受托人资格,这让参加本次评选的众多信托公司感受到了初冬的阵阵寒流。
上述这位负责人表示,对于参加企业年金“二度选秀”,信托公司表现得很积极,“据我了解,几乎所有的获发新金融牌照的信托都提交了受托人资格的申请,有一部分还申请了投资管理人资格。”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截至2007年10月17日,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通过“重新登记”获发新的金融牌照的信托公司共有25家。因此,本次提交申请的信托公司应该不少于20家。但评审结果却让众多的信托公司大跌眼镜。
在目前进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评审中,有一些资格如账户管理人资格需要有比较专业的技术系统和专门的柜台支持,并不适合信托公司申请。但信托公司在某些资格方面具有天生的优势,中国信托业协会顾问王连洲向本报记者表示:“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企业年金受托人资格应该首先考虑信托公司。”因为信托制度具有破产隔离的功能,而《信托法》应用于企业年金领域,可以把企业年金计划的资产有效地保护起来。另外,由于信托业可以代人理财,而国内的信托公司也具有长期介入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经验,所以信托公司也具备了运作企业年金、对企业年金进行增值保值的能力,因此信托公司也可以做为投资管理人出现。不过经过对前两批通过资格审批的管理机构的对比后记者发现,信托公司在这两项资格中并不占优势,12家获得受托人资格的管理机构中只有4家信托公司,而在20家投资管理人中没有一家是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缘何在本属于自己的业务中遇冷呢?某信托业权威人士表示,一方面是信托公司曾经的负面形象使得监管层不太放心将企业年金交到信托公司手中;另一方面,与银行和保险公司相比,信托公司无论是在资产规模、内控机制还是行业发展程度来说都不占优势。
对此王连洲表示,“监管部门应该公正地对待信托公司,给信托公司更多的机会,让其参与到企业年金业务中。”同时,信托公司也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在规范运作的同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品牌价值、培养人才,用自身的实力和管理水平赢得认可。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名单
受托人 | 账户管理人 | 托管人 | 投资管理人 | |
第一批 | 华宝信托 | 工商银行 | 工商银行 | 海富通基金 中信信托 交通银行 建设银行 华夏基金 中诚信托 浦发银行 中国银行 南方基金 平安养老 招商银行 交通银行 易方达基金 太平养老 | 光大银行 招商银行 嘉实基金
第二批 | 建设银行 | 建设银行 | 中信银行 | 国泰基金 工商银行 民生银行 浦发银行 工银瑞信基金 招商银行 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 广发基金 上海国际信托 中国人寿养老 民生银行 | 泰康资产管理
首获受托人资格 银行系收获三张全牌照
⊙本报记者 邹靓
在劳动和保障部认定的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中,最为核心的受托人资格认定中首次出现了商业银行的身影。由此,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三家及其关联金融机构在第二轮资格争夺中也成功收获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全牌照。
劳保部本次公布的24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席位中,商业银行占有10席,几乎与保险机构持平。除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加盟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行列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也成功打破了首批资格认定中信托、保险包揽受托人资格的局面。第二批资格公布后,上述三家商业银行也已包揽除投资管理人外的三类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
在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及投资管理人四类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中,受托人作为企业年金的核心角色一直是各类金融机构必争之位。从企业年金的项目性质和特点来看,信托机构和保险机构最为“对口”。然而在首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进入实施的两年里,不断出现托管人或账户管理人营销客户并代为选择受托人的“倒挂现象”。业内人士称,这是因为中国的金融环境中,无疑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源和营销能力上优势明显。
此前,多家商业银行高层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参与企业年金业务特别是核心受托业务的意愿。目前,交通银行正与汇丰银行合作筹建养老金公司,此前招商银行也曾公告称拟独自成立注册资本为2亿元的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知情人士称,此次获受托人资格的三家商业银行,均曾内部研讨专业养老金公司的可行性方案并获总行批准。“银监会也曾向国务院申请试点商业银行设立养老金管理公司,虽然后来出于争议太多不了了之,不过这次劳保部批了三家商业银行的受托人资格,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无须再设立养老金公司也能够进行企业年金的受托业务。”上述人士称,由于银行拥有大量的企业客户资源,在业务开展上不成问题,“换个角度来看,信托和保险机构之外又多了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纵览四类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名录,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三家及其关联金融机构经过本轮角逐已经拿下全牌照。其中工商银行旗下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和招商银行旗下招商基金均已获得投资管理人资格,而中信集团下属中信信托、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则分别拥有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四类资格。
一国有银行高层人士表示,全牌照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迅速直接营销客户,更合理充分调配资源,更高效地进行决策管理。据悉,拿到受托人资格的三家银行均以企业年金中心的既有平台做好了受托企业年金业务的准备。
分析人士称,“是否再另外成立养老金公司只是可选方案,已经不是必选的难题”。
保险:六家欢喜两家愁
⊙本报记者 黄蕾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名单中,平安养老保险、长江养老保险、泰康养老保险、泰康资产管理、国寿养老保险、人保资产管理等6家保险机构共获得10个年金管理资格。
记者发现,在这6家保险机构中,除平安养老保险曾入选首批年金“选秀”外,其余5家均是首次获得年金基金管理资格。如果算上第一批具备资格的保险公司,前后两批共有13家保险机构获得20个资格。
除托管人角色仍由银行担任外,其他三类角色保险公司都有涉足,且数家险企是“一鱼两吃”、甚至“一鱼三吃”,这在第二批名单揭晓后已有所体现。比如,第一批拿到投资管理人、受托人两种资格的平安养老保险,此次又拿到了账户管理人资格;国寿养老保险和泰康养老保险均同时获得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两种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仅半年的长江养老保险势头最猛,一举拿下除托管人之外的三种资格,也是目前国内首家实现一次“一鱼三吃”的金融机构。拿到资格后的长江养老保险,接盘上海近150亿年金存量,指日可待。长江养老保险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现在的业务重心就是如何接好上海年金存量这个盘,对于拓展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等公司练好“内功”后再作考虑。
几家欢喜几家愁。据记者了解,除上述6家保险机构外,另有2家保险机构人保寿险、英大泰和人寿也均递交了受托人、账户管理人两种资格的申请。另外,国寿养老保险申请的投资管理人资格也未获通过。
细究两家无缘这批年金管理资格之原因,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未放行两家寿险公司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两家公司的业务尚在起步阶段,监管部门认为目前参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操之过急。至于国寿养老保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第一批获批的年金资格中,国寿资产已获得投资管理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