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旺
一国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表现就是一国的商品、资本或者货币有无国际定价权。当一国的实力能够“定价”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价值”时,它的商品就是世界商品,它的资本就是世界资本,它的货币就是世界货币。二战以来的美国就处于这种历史地位上。当一国的实力还不能定价世界时,投资者的信心就会受强力定价世界的国家的力量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眼下正处于这种情况。
自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占有世界货币地位的美元币值十分不稳定,商品竞争让位于货币竞争,货币因此成为国际间最重要的“商品”。为了让世界各国对美元树立信心,美国找到了金银替代物——现代经济、特别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使之成为美元的“内在价值”。石油成了决定国际经济和美元内在价值的灵魂。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掌控了各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谁就是世界经济的主人,为此,30多年前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签订了一系列“不可动摇的秘密协议”,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惟一的定价货币。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欧佩克其他成员国逐步接受了这一协议,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世界的共识,任何石油进口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美国正是通过美元垄断石油的交易媒介地位来维系和巩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因为美元有如此完美的“内在价值”,山姆大叔当然可以为所欲为地使用“美元武器”横行世界:
一是通过美元贬值政策,向全世界倾销货币,通过美元贬值实现全世界财富向美国转移,从而逐步注消其双赤字下对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额债务。美国联邦预算赤字达5000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80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美国每天都需要筹集数十亿美元来填补这个窟隆。你想,美国能不想尽办法使用各种手段来维系美元的国际地位,通过货币倾销来抵消赤字欠账吗?
二是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美国控制的机构,通过货币有规律的放松和紧缩,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从而实现对世界各国优质资源和优势资产的低价收购,从而实现资本的超额剩余价值。2001年后先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最近两年利用连续的提息,促发了“次贷危机”,从而为货币倾销提供了借口和理由。
三是如果无法和平实现对超额剩余价值的掠夺,就通过战争来实现,无论是反恐还是反独裁,都不过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实施其向世界输出货币,挖取剩余价值的借口。美元占到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二,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石油美元计价机制。对于所有石油进口国来说,如果你缺乏石油,你就必须购买石油;如果你到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你就必须持有美元。对于想通过一篮子货币来抵消美元贬值风险,但又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中国来说,除了操作成本提升上,能否真正能够“保值”,真还值得讨论。
中国加入WTO已经五年多了,金融领域已逐步向国际市场开放。外国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机构开始深入到中国的金融体系。由于现代金融机构通过存贷功能可以创造信用进而创造出货币供应,实际上外资金融机构已在中国金融体系内部不断创造出“流动性”。这种流动性的创造加上三十年来中国人民幸苦积聚的外汇储备在现有结汇体制下集中于央行,必然出现美元倾销而贬值,央行因为出口增长而不断放出货币。放出的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的循环又不断创造新的流动性。虽然2007年央行通过央行票据发行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回收2.5万亿货币,从而对流动性泛滥程度有所缓和,但因为金融制度原因,没有根本改变流动性资金泛滥的本质。
流动性泛滥的本质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其结果是这些货币扑向资源、能源、地产、金融和垄断性行业,造成上游和垄断产业价格暴涨。这必然表现为上游和垄断产业的利润增长,这些产业或者行业的利润增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牛市创造了条件。市场牛市,必须创造出人为的信心,业绩增长、信心的提升和人气的积聚,共同为牛市提升创造条件。
但美元定价全球资产的作用不会因此而停止步伐。石油之外,还有粮食。二战后,世界粮仓已经从北非、东南亚等地转移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谁控制粮食价格,谁就能创造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谁就能影响各国货币政策,而世界粮食价格的标志性定价权就在芝加哥交易所。
这个框架至此越来越清晰:美国一手控制国际油价定价权,制造流动性泛滥;一手控制世界粮价定价权,以图引发世界性通货膨胀。中国目前正处于上游商品价格、股票价格、期货价格都在暴涨的局面,央行正苦苦地通过各种市场的和行政的手段想办法控制流动性以抑制价格的失控,但能否实现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就得看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博弈了。
美元化的人民币泛滥,必然导致央行不断强化紧缩性政策,这种强化力量一旦累聚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货币政策的“馒头效应”,即形成货币政策的积聚效应,被动而逐渐加大调控力度的政策有可能先逼迫虚拟经济破裂,进而迫使实体经济硬着陆。结果很可能是,再经过两年多的政策积聚效应,股市、期市及商品市场价格暴跌,已进入中国的外国资本此时刚好张开大口,非常便宜地吃下优质资产。因此,沪深股市在当前条件下还会持续繁荣,但能否维持黄金十年,似还得冷眼旁观之。
(作者系资深证券研究人士,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