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特别报道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版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11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钱沿周刊
    银行理财涉足B股 投资新动向或现
    建行推出二款“利得盈”新品
    打新“抱抱团”还能抱多久?
    花旗新QDII美林国际投资基金系列面世
    民生银行女人花信用卡发行
    中德安联新推终身健康险
    胡润谈富人企业家的五大成功秘诀
    汇丰新QDII锁定10支海外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新“抱抱团”还能抱多久?
    2007年11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见习记者 涂艳

      

      在全民打新的热潮之下,“银行系打新产品”尤其受到中小投资者的欢迎。受到资金限制,该类理财产品起到了很好的“聚众”功效,“想中签就抱抱”似乎可以作为银行最好的产品宣传标语。

      只要账户有5万元以上的资金,一般来说到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搜”到几款打新产品。由于在打新产品收益中银行可以提取不少的托管费和业绩提成,各家银行都想从这个庞大的市场上分一杯羹。随着竞争的加剧,打新产品也花样翻新,从完全封闭产品,到3个月、6个月或1年的固定期限赎回产品,直至针对个股的“机动”产品。例如,中信银行的“新股支支打”,工行的“中铁专项新股申购计划”,交行的“新股随心打”都是在投资人士手中的“香馍馍”。

      然而近日针对“人见人爱”的打新产品,有人呼吁“紧急叫停”,理由是短线交易中获利的打新族将新股抛售会刺激或加剧二级市场新股的下跌。“这些理财产品把本来是众多投资者分散的多维行动变为集体的单边行动……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力将越来越厉害。”对此评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骆玉鼎教授表示了反对。他认为:银行系打新产品受到的追捧正体现了现今的投资者的理性度越来越高,将概率极小的自己打新转变为确定一定收益率的必然事件(此处暂排除破发的可能性)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的合理选择。特别在震荡市中,先在申购期中捞一笔不失为明智之选。

      诚然,集合资金进行打新对于银行来说可能缺乏专业技术性,但是长远来看,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金融”趋势已经基本得到认同,在新股频发的热潮中银行积极推出打新理财产品不正是对所谓“银行缺乏有价值的金融创新手段”的力驳吗?看来,银行系打新理财“抱抱团”将继续发展壮大。

                

    部分银行打新股产品费率标准
                                 

    银行名称产品名称固定费率业绩报酬
    工行中铁股份专项新股申购型托管费以年化0.1%的标准依据净值计提收益的20%
        

                             (其中销售费率为0.4%(按本金);管理及托管费率为0.3%(按净值))                

    6个月期新股申购型固定费率0.7%                                                                    当年化收益率在4.2%~10%(含),收取10%,对高于10%的收益率部分按20%的比例收取

            (2年期)                         保管费——产品期初总资产的0.15%/年                                        

                                

            (1年期)                                                                                                        

                                                                                 

    建行“利得盈”开放式新股申购         销售服务费——产品投资金额的0.65%/年                                     对于年化收益率高于4.5%的部分按30%的比例收取
    中行中银新股增值理财计划             固定费用按照认购净额总额0.58%一次性计提对年收益率高于4%的部分按20%的比例收取
    中信新股支支打(1个月期)-收益的20%
                                                若扣除总费用后年化收益率低于6%,则补偿产品收益率,上限为产品年化收益率6%,

    新股申购理财计划7号         固定费率0.5%/年扣除固定费用后,对高出3.87%的收益部分按30%的比例收取;

        (1年期)

      (实习生 崔君仪 制表)

      银行打新产品风险提示

      1、网上、网下申购之别

      目前,除了建行推出过网下和网上混合性打新产品外,其余大部分银行推出的都仅限于网上申购。网上申购虽然中签率要高出许多,但是由于有3个月的封闭期,投资者在这段时间可能面临跌破发行价的风险。

      2、流动性风险

      该类产品银行一般都享有提前终止权,而投资者只能在约定的某个时间点才能提前终止,如果有紧急资金需求的话将有一定的预期收益损失并要支付相当的手续费。

      3、提成及费用降低收益率

      细细研读产品说明书的投资者就很容易发现,银行在实现预期收益率时收取事先约定的“提成”一般都可能是10%、20%直至30%。托管费用也会依据年化0.1%-0.7%不等的标准,在理财期内按照净值计提。另外,像农行本月推出 “本利丰”打新产品引入了券商为投资顾问,这必然也将提高打新成本从而稀释投资者的收益。(见习记者 涂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