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结果显示:11月份CPI同比增幅6.2%-6.9%,区间中值6.55%。这显示,本月CPI再平年内高点的可能性很大,甚至不排除再创新高的可能。PPI也将继续上涨,11月预计为3.4%-3.6%。当物价形势被定性为“结构性的”时,增加供给就会自然地被作为缓解物价上涨压力的主要手段。由此意味着,未来加息空间已相当有限,而汇率则可望发挥更大作用。
——CPI预测:区间中值6.55%。
猪肉价格在11月份持续环比上涨,食用油价格也不断上涨,粮价甚至收割季节还稳中有升,水果、蔬菜价格间歇性上涨,共同使得11月份CPI继续高位运行。
利用农业部提供的数据,大致估算出1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结合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04%的判断,11月份当月新涨价因素大约在4.8%。加上当月翘尾因素1.4%,初步测得10月当月同比CPI将约为6.2%。
利用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测得1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约为2.1%,这是年内最大涨幅。继续维持前文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04%的假定,11月份新涨价因素约为5.5%。考虑到翘尾因素1.4%,11月份当月同比CPI水平就大致为6.9%。
综合上述两种测算结果,11月CPI当月同比值可能在6.2%-6.9%之间,区间中值6.55%。
——PPI预测:仍会上行,料在3.4%-3.6%。
在以前的通胀和物价形势分析中,PPI一直是一个被相对忽略的价格指数。随着未来CPI的见顶回落,PPI的持续上行将会引起有关各方越来越多的重视。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商务部提供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可以为判断11月份PPI走势提供一个大致指导。观察数据可以发现,虽然今年6月份之前,两者走势并不一致;但在此后逐步趋同,10月份后PPI涨幅相对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有所加速。由此,根据11月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进行大致判断,本月PPI仍会上行。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推算,则11月PPI可能会在3.4%-3.6%。
——政策展望:利用汇率手段平抑进口价格的可能性在上升。
考虑到目前高层已将物价上涨正式定性为结构性的,而应对结构性物价上涨最有效的政策就主要应该是“加强重要商品生产、供应和市场调控”。由此我们预期,至少在物价形势正式演变为“明显通胀”之前,未来加息空间将相当有限;而利用汇率手段平抑进口价格的可能性在上升。毕竟,如果一些重要产品国内一时供给不上,短期内要想明显增加供给就只能依靠进口。而要保证这些物品进口价格稳定,除了财政补贴,可能的办法似乎只能是适度加快升值。特别是当未来PPI上行成为困扰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后就更是如此。
1996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中、美PPI同比指数走势高度一致。这就意味着,由于主要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深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汇率能够在缓和物价上涨压力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