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题 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
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说,工业化国家应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起带头作用。他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加强技术合作,目前化石燃料仍在被广泛使用,为避免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破坏,应开发使用新技术。他认为,必须建立使每个国家都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全面框架,清洁发展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印尼环境部长拉赫马特·维图拉尔在大会开幕式上说:“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气候变化确定无疑,并且正在加速。由此引起的严重影响往往由贫穷国家承受,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
此次大会旨在就达成一项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国际协议,以取代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来设定谈判议程和期限。联合国称,新协议应在2009年达成,以便及时生效。但德博埃尔说,任何人如果指望本届大会能够达成具体目标或长期解决方案,最终都将失望离去。
对此,有关专家也认为,本次会议不可能彻底解决“后京都”问题,但各方可能就未来“后京都”谈判中所涉及的领域以及达成最后协议的时间取得共识,即“巴厘岛路线图”,这将是解决“后京都”问题的第一步。
突破 澳宣布加入《京都议定书》
德博埃尔还说,“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石,它在这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气候变化问题主要由工业化国家造成,因此发达国家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要负起更大的责任;而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开始发展经济,还需要“发展经济的空间”。
当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批准文件。这使得美国成为唯一一个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大会“焦点”。 陆克文在签署《京都议定书》之后发表的声明中说,“这是澳大利亚新政府的第一项正式行动,显示了新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对于澳大利亚继续在国内以及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通过,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以该议定书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为由在2001年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措施 发展中国家制定应对方案
德博埃尔说,2007年可被称为气候变化年,在这一年里,欧盟承诺了到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像中国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一系列国际会议也围绕气候变化展开。
据介绍,中国方案的全名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方案》中,中国提出,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同时还要调整能源结构,尽可能少用化石燃料,多生产一些可再生能源。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0%,到2020年提高到16%。通过这些措施可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参加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司长苏伟说,“路就在脚下”,《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框架就是脚下的路;“图也在手中”,《公约》缔约方2005年通过的蒙特利尔行动计划就是手中的图。巴厘岛会议要做的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这就是“巴厘岛路线图”。
在谈到最终协议应包括的内容时,苏伟说,发达国家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至少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5%至40%,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政策措施承诺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发达国家应为此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加强能力建设。
■新闻观察
油价高涨 欧佩克应多为气候“埋单”
⊙本报记者 李雁争
有关全球气候问题,美国能源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杨富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佩克有足够的投资能力,而且成员多是高能耗国家,因此该组织有责任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显示,为了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地球能够承受的水平,发达国家应至少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860亿美元的援助。但是随着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石油美元”正加速从发达国家流入欧佩克国家,导致后者拥有了足以改善全球产业的投资能力。
发达国家援助能力下降
毫无疑问,应对气候变化不能靠无米之炊。要求发展中国家在解决经济问题之前解决气候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给予足够的资金投入。
11月2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其发布的《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中明确表示,发达国家应通过国际合作,每年向发展中国家及其贫困人口提供860亿美元,以帮助其适应气候变化。
报告指出,全球变暖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如果地球上所有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与欧洲水平相当,就需要6个地球才能应对这种污染;如果以澳大利亚为基准,则需要7个地球;如果以北美或加拿大为基准,则需要9个地球。因此报告呼吁,在2050年前,富有的工业国应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80%,发展中国家应该减排20%。
报告还建议,建立“减缓气候变化融资机制”,通过每年拨款25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低碳能源的投资,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根据报告作者凯文·沃特金斯的统计,截至目前,有关适应气候变化的多边援助总共才2600万美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适应气候变化上的援助显然远远不够。专家指出,随着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发达国家自顾不暇,今后的援助能力将进一步下降。
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专员阿尔穆尼亚11月下旬曾表示,油价高企以及外汇市场震荡幅度不断加大可能导致欧洲经济增长速度加速放缓。他表示,欧盟委员会目前预计明年欧盟经济将增长2.4%,增幅低于2007年的2.9%。欧盟委员会还预计,2008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2.2%,增幅也低于2007年的2.6%。
报告称,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很大。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气温已经上升了0.7摄氏度,而且气温升高的速度还在加快。地球正在走向一个“临界点”,一旦越过这个临界点,最贫穷的国家将难以摆脱更加落后的命运,上亿人将营养不良、缺水、面临生态威胁、丧失谋生手段。
欧佩克无意投资新能源
在发达国家疲于应对气候的同时,高涨的油价给欧佩克送去了一场“美元暴雨”。高盛全球机构11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随着油价上涨,到2030年海湾国家石油收入将达到5.1万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将达11.5万美元,是目前人均国民收入2.05万美元的将近6倍,超过7大工业国。
上世纪70年代,欧佩克一度不知道怎么使用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聚敛的大笔财富,并因此导致了全球经济陷入了长时间的衰退,并最终伤害到了欧佩克自己的利益。而如今的欧佩克显然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投资经验。各种信息显示,欧佩克已经选择了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作为主要的投资地区。近日,“中国亚洲中东能源基金”宣告成立。据称,该基金资产将有65%的比例配置于中国。
专家指出,虽然“中国亚洲中东能源基金”的三家股东都是欧美金融机构,但是其中依然能看到“石油美元”的身影。例如,股东之一——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总裁华赞是伊朗裔美国人,该集团本身也和中东国家交往甚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曾表示,如今的产油国在投资方面明显要比上世纪70年代更成熟老练,没有人能真正知道所有这些钱的去向。他的研究显示,产油国的财富中只有一半有迹可寻。银行存款在他们的投资中占到了20%,其中许多用来向新兴市场发放贷款;另外30%则用来购买各种美国证券资产,这从美国财政部的报告中不难找到踪影。不过这些报告也不全面,因为沙特阿拉伯的资金是由伦敦方面负责管理,因此被称为英国资金。剩下的50%,可能是流入了全球各地的股市。
有关“中国亚洲中东能源基金”的投资计划,其另一个股东表示,“中国的原油和炼油市场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天然气以将近20%的速度增长。这个产业的吸引力是毋庸质疑的。”
该基金虽计划将在中国总投资额的20%-30%投入到新能源领域。但是华赞同时指出,“传统的石油什么时候让位给替代能源,这个焦点时机我们也在把握。”
专家指出,除非要求欧佩克承担“京都议定书”的具体义务,否则该组织只会等到石油枯竭时,再被动地投资替代能源。而到了那个时候,地球早已不堪重负。
中东地区减排潜力巨大
专家指出,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的目标,除了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外,更应该要求欧佩克国家承担必要的义务。
杨富强介绍说,选择缔约国的标准一般有三个。第一是经济总量;第二是能耗总量;第三是人均能耗。在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中,要求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其选择标准就是经济总量。
最近两年,因为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也快速上升。部分发达国家也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减排义务,这个要求的依据就是能耗总量。
杨富强认为,如果按照人均能耗的标准,欧佩克没有任何理由置身事外。
以沙特为例,目前该国主要出售的是91号和95号汽油,前者价格约为0.3里亚尔(约合人民币0.6元),后者约为0.6里亚尔。也就是说,沙特的油价仅为中国的1/5左右,德国的1/15。凭借着充裕的石油和天然气为后盾,沙特的电费也低得惊人,1度电大约为人民币0.1元左右。到了夜晚,沙特首都利雅得或许是全球最亮的城市。
另外,以委内瑞拉2006年的价格为例, 91号无铅汽油每升70玻利瓦尔(约合人民币0.28元),加满一辆大吉普车油箱仅需要2到3美元,这是饱受油价上涨之苦的其他国家的消费者难以想像的。
杨富强表示,凭借资源优势,欧佩克成员国人均能耗过高,在这些国家的节能减排具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