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观点·评论
  • 8:金融·证券
  • 9:时事
  • 10:金融
  • 11:专版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披露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海外
  • C16:基金·对话
  •  
      2007 年 12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3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3版:基金·封面文章
    基金“私募业务”开闸 机构理财市场面临洗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私募业务”开闸 机构理财市场面临洗牌
    2007年12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这下压力大了!

      张大伟 制图

      身为某私募基金合伙人的陈锋(化名)近日来显得有些心神不宁,起因则是管理层日前下发的一纸通知。

      11月的最后一天,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意味着在私募基金“阳光化”之前,公募基金的“私募业务”将先行一步。

      和其他的私募基金人士一样,《试点办法》颁布后,陈锋一直在考虑,公募基金“私募业务”的开闸会不会打破目前公募与私募之间微妙的生存格局?理财市场又将面临怎样的变局?

      ⊙本报记者 商文 郑焰

      公募尽显优势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一直以来,在个人理财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公募基金,始终被关在除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之外的机构理财大门外面,由此给私募基金的快速发展留下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由于我国私募基金的“地下”特性,其确切规模始终无据可查,但通过各种方法估算出的大概数字足以说明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李雅芳就曾估测,目前国内私募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而一些业内专家也在不同场合表示,当前私募基金的规模正在直逼公募基金。

      “应该说,在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尚未推出之前,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在生存空间上达成了某种和谐共处的局面。虽然两者在人才、客户资源上的争夺时有发生,但基本上仍是各行其道。”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随着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业务的开闸,这种“和谐”局面将被打破。两者之间的较量将从幕后走向台前,程度也进一步升级。

      在这场即将到来的较量中,尽管私募基金自身拥有诸多独特的优势,但其劣势也显而易见。业内专家指出,由于目前我国的私募基金尚未“阳光化”,因此在信息披露、持有人利益保护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与之相比,处于统一监管下的公募基金因其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雄厚的投研力量以及透明化的信息披露则显得优势得多。

      除了上述劣势外,上海朱雀投资发展中心合伙人梁跃军有着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担忧。在他看来,公募基金有着多年的品牌和客户资源积累,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公开对公司品牌进行宣传,而这些恰恰都是私募基金所不具备的。

      “更为重要的是,公募基金背靠的国家信用也成为其在与私募集金竞争中无可比拟的优势。”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因此,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业务对于那些更加注重资金安全性和风险收益偏好相对较低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业绩决定成败

      然而,感到有竞争压力的并非只有私募基金。作为机构理财市场中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券商也隐隐感觉到了来自公募基金“私募业务”开闸所可能带来的冲击。

      光大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范振彤告诉记者,基金公司“私募业务”开闸后,将会加剧整个理财市场在客户资源上的争夺。而目前,券商只获准开展机构客户理财业务,服务于大型个人客户的账户管理业务在政策上还不被允许,这使得券商在与公募基金的竞争中多少有些束手束脚。

      另一方面,不少券商人士还担心,过严的政策限制可能会使券商在这场竞争中显得较为被动。“相比基金产品,一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从申请、审批到发行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某大型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而这可能导致该产品将错过最佳的发行时机。”

      实际上,券商与公募基金在机构客户理财领域中的较量早以展开,最先打响的便是两者在社保基金账户管理人资格上的争夺战。从战果来看,券商显然不敌基金。继在首次社保基金“选秀”中大获全胜后,基金在第二次“选秀”中依然优势明显。除中金公司一家券商外,其余“入场券”均被基金收入囊中。

      而在企业年金市场上,则表现出了另外一番景象。尽管在由劳动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名单中,券商的数量可谓是凤毛麟角,但在实际操作中,券商的身影却频频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光大、东方等券商已经开始在为一些企业年金中心提供理财服务。

      经过前两轮的交手,券商与基金公司之间可谓互有胜负。业内人士指出,最终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还在于业绩的高低。而仅从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私募基金没有跑赢公募基金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梁跃军告诉记者,现在的客户都很“现实”。不管历史业绩有多好,只要基金当前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都很难维持下去。尽管私募基金试图通过发掘有着较好业绩和成长性、但相对被边缘的小盘股票来获取高收益,但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仍不敌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募基金。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情况也差不多。

      但同时,梁跃军也表示,投资者在判断某个产品的好坏时,不应仅仅将目光盯在短期业绩上,而更应该注重其长期的市场表现。

      细分市场格局

      尽管即将开闸的公募基金“私募业务”将给机构理财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绝大多数私募基金和券商人士仍然保持了乐观态度。

      东方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陈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目前,机构客户理财需求的市场空间还很大,现有的券商、私募基金并没有将其潜力完全开发出来。“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客户都是口碑相传,主动前来咨询的,而不是我们出去寻找。现在有钱人太多,生意做不过来。”

      光大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范振彤也表示,目前公司在机构理财市场上有稳定的客户群,很多高端客户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老关系。机构客户更加看中的是公司的品牌,投资的理念,特别是与具体的管理人建立起信任关系。

      业内专家指出,公募基金“私募业务”开闸后,将促使机构理财市场的格局将得到进一步细分。

      根据《试点办法》的规定,基金公司专户理财试点的初期,仅限于开展5000万元以上“一对一”单一客户理财服务。“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5000万元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业内人士说,目前进入“老牌”私募基金的门槛大约在100万元左右,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最低资金门槛只有5万元。

      该人士表示,上述资金门槛的设定在无形中就给机构理财市场划分出了不同的层次,通过对资金额度的设限对客户群体进行了进一步细分,使得每类机构理财产品都能拥有各自的生存空间。

      尽管从短期来看,公募基金“私募业务”的开闸不会对机构理财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但业内人士也指出,随着公募基金“私募业务”的逐步成熟,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券商、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之间的正面交锋将变得不可避免,市场格局最终将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