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商业银行却因此稳坐山头。央行昨天发布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居民户存款增加2628亿元,同比多增845亿元。10月份居民户存款负增长5062亿元,居民存款大规模向股市搬家的局面在11月份不复存在。⊙本报记者 苗燕 邹靓
居民储蓄游走于银行和股市
业内人士称,今年以来,随着股市的起伏,居民储蓄大规模游走于银行和股市,已经成为今年存款变化的重要特征。
今年以来,股市的两次最大规模调整分别出现在6月份和11月份,而居民储蓄存款在这两个月中的变化也非常明显。从今年3月份开始,居民储蓄存款进入负增长时期,但由于“5·30”以及之后的股市调整,使得6月份的居民储蓄大增1678亿元,之前流入股市的钱重新回到了银行。而随着调整的结束,居民储蓄在7月份开始又呈现出负增长的局面,储蓄存款再次流入股市,并于10月份达到今年以来、也是近年来的负增长极限,当月居民储蓄存款下降5062亿元。
一位基金公司分析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0月份居民储蓄资金分流较快的原因之一是集中打新股。而11月份新股申购的密集度和规模都较10月份有很大程度下降,所以不少打新资金重新回流到银行也是导致11月份居民储蓄存款上升的重要原因。但他并不否认,11月份居民储蓄回流也与A股11月份的调整有相当大的关系。11月份以来,大盘从接近6000点的高位,跌至4778点的低点。
此外,央行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当前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的最主要贡献者来自企业。上述人士指出,这说明企业的盈利在增加。而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也越来越多依靠于企业自身这点来看,企业盈利确实已经达到了一个几近巅峰的时刻。
上海单月存款增量创历史新高
央行上海总部同日发布的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数据,也说明了银行存款与股市行情的跷跷板特征。
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数据显示,11月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加1025.6亿元,同比多增379.6亿元,创下单月存款增量历史新高。由此,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9247.8亿元,同比增长11.4%,增幅比上月末上升1.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当月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大幅增加939.5亿元,创月环比增量历史新高。人民币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分别增加535.2亿元和123.3亿元,其中企业活期存款和活期储蓄存款分别增加497.3亿元和120.7亿元,同比分别多增59.2亿元和18.2亿元。央行上海总部分析指出,中资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大幅增加主要与近期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导致投资资金大量回流银行有关。
存款回流缓解银行资金面趋紧之急
外资银行方面亦出现了持续的人民币存款增长势头。11月份,上海市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各项存款113.3亿元,同比多增86.1亿元,占到了今年前11个月累计增量的三成。而其中在沪转制为法人的10家外资银行上海分行存款增量占比达52%,外资行拦储势头凶猛。央行上海总部方面分析认为,外资银行各项存款增加较多主要与其贷款派生性存款增加和销售理财产品吸收企业资金有关。数据显示,外资银行已连续8个月出现当月贷款增量明显超过存款增量的情况。
一中资商业银行人士指出,资本市场走势与银行资金流向的联动性越来越强,这直接加大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不过最近几个月央行频繁收紧流动性后,部分银行资金面趋紧,11月的存款回流倒是解了一时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