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和银监会的双重严控信贷措施之下,11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额降至874亿元,为今年以来的最低值。特别是国家主要调控的固定资产投资类贷款,增速放缓明显。但前11月,贷款同比增长仍为17.03%,距此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要求的15%,仍有较大差距。业内人士指出,15%的信贷增长目标,今年恐难实现。
央行昨天公布的11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74亿元,同比少增1062亿元。截至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26.1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3%,增幅比上年末高1.93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0.63个百分点。今年1至1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共增加3.5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6203亿元。
进入4季度以来,为严控信贷投放,央行和银监会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要求商业银行控制贷款速度和规模。甚至有消息称,不按规定放贷的商业银行,将受到严厉处罚。除行政调控措施外,央行在4季度也大举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市场化工具收缩流动性。央行进入4季度来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锁定了相当规模的流动性,尤其是年内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累积效应,将从客观上抑制了银行放贷冲动。
数据显示,11月份的新增贷款结构中,非金融性公司及其它部门贷款增速下降最为明显,单月新增343亿元,同比少增1158亿元;尤其是中长期贷款,新增额为563亿元,环比下降了50%以上。这说明,受调控政策作用,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类贷款的增速下降明显。
央行公布的数据中另一看点是,由于股市调整幅度较大,居民存款回流明显。11月份居民户存款增加额为2628亿元,而10月份,居民户存款单月下降5062亿元。
与此同时,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企业存款也在大规模增加。据央行上海总部统计,11月份,上海市场保险公司新增存款高达223.7亿元,同比多增262.5亿元,其中85%为活期存款。业内分析认为,保险公司存款原因之一也是规避深幅调整的资本市场。相关报道详见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