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信息披露
  • 6:特别报道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环球财讯
  • 11:时事·国内
  • 12: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热点透析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机构论市
    可再生能源
    产业政策拓展空间
    提前布局消费概念股
    紧跟政策指向 关注长线价值
    均线压制明显 个股走势分化
    宏观数据“暗藏”中期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提前布局消费概念股
    2007年12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武汉新兰德
      ⊙武汉新兰德

      

      周三盘面来看,多头虽然在指数上输给了空方,但从涨跌幅家数来看,市场仍存在着较强的做多动能,以沪市为例,上涨家数为467家,下跌家数为384家,这意味着市场的冬播激情并未受到指数的大跌影响。商业指数、电力指数等业绩稳定增长的群类涨幅居前就是最好的说明。应该说,市场在经过前期的调整之后,资金面为来年作准备也十分正常,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理顺投资思路来进行提前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始终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在1978年~2003年间,我国消费率平均为59.2%,同期的投资率为38.7%。由此可见,多年来,最终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是最大的。

      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需求结构逐渐失衡,投资需求增长逐步加快,消费需求增长日显趋弱。目前,我国的消费率与美国已相差20个百分点。因此,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必须千方百计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这一经济发展思路,是近期以来党中央所一再倡导和强调的。所以消费拉动经济成为大的发展趋势。

      2008年由于受到2007年密集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作用以及世界经济趋缓等因素的影响,GDP增速可能略有回落,但仍将保持11%左右的高增长,本轮经济扩张性增长周期不会结束。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有效和最不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结构调整和政策鼓励的着眼点,因此,2008年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步上升的走势,继续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整体消费与零售额未来五年内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以上,未来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形势仍然乐观。

      另外一方面,两市上市公司在今年以来业绩连创增长高峰,可以预期的是,在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之下,2007年业绩仍有望继续在高基数上进行高增长。我们认为,由于目前全年的生产经营情况已经基本完成,各公司的业绩基本已有眉目。虽然从目前市场的股价来看,估价水平并不算低。但是市场对于业绩的炒作热情往往比较高,而且容易得到市场的共鸣。例如前期出现的业绩增长以百分之千计算的品种无不是股价快速上涨,翻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如果四季度业绩超过普遍预期,个股的后续机会就更值得我们关注。

      所以我们认为,投资者目前应从消费和业绩以上两大方面来着眼明年的投资机会进行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