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路演回放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路演回放
  • 9:价值报告
  • 10:观点·评论
  • 11:时事·海外
  • 12: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房地产周刊1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指数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14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本周公开市场投放795亿元
    10年特别国债发行利率或4.5%
    中影集团昨起发5亿元企债
    原油成涨价“元凶” 政策需对症下药
    唐钢转债:
    规模和时机决定收益
    上月记账式国债托管量达3.84万亿元
    进出口行将发3年期金融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原油成涨价“元凶” 政策需对症下药
    2007年12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兴业银行 鲁政委
      张大伟 制图
      目前具有针对性的手段是相对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

      ⊙兴业银行 鲁政委

      

      11月份宏观数据陆续公布,其中,特别是物价的上涨,出乎各方意料。我们分析发现,四大物价指数CPI、PPI、R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CGPI(由央行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的同时上行可能来自同一个因素,那就是原油价格的上升。在市场一片加息声中,我们坚持认为:理性货币政策需要理性氛围;而一个理性的中央银行,面对本月情形可能会顶住压力在加息问题再度选择观望,而适当加快升值则是具有针对性的手段。

      

      原油价格推高各大指数

      ——成品油是推高本月CPI主因。在观察CPI中哪些子项同比涨幅相对于上月出现了明显放大后,我们发现,位列涨幅变化最大前三位的是“交通通讯”中的“交通燃料”、“食品”中的“新鲜水果”和“居住”中的“水电煤”,分别相对上月上涨6.9、4.4和2.7个百分点。直观地看,后两者都与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和价格提高密切相关。如果再考虑到“新鲜水果”需要长途运输、对运输时效性要求较高,在面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或短缺时因而运费上涨时谈判能力较差,其大幅上涨就并不令人意外了。从同比涨幅绝对水平看,猪肉、食用油虽然同比涨幅绝对水平位居前列,但其相对于上月的变化却远较前三者小得多。

      ——劳动力成本推动效应尚未出现。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能够最快速、最直接体现劳动力成本的“医疗保健”中的“保健护理服务”子项在最近几个月中依然保持平稳,显示食品价格上涨目前尚未传达到劳动力成本上。

      ——原油价格推升其它指数。与我们的上述分析相一致,在PPI两大子项中,本月相对上月涨幅变化最大的是“生产资料”而非“生活资料”。而在“生产资料价格”中,原油出厂价格本月上涨22.6%,环比大幅提高18.4个百分点。PPI的其他主要子项价格涨幅都与上月大致持平、涨幅较小或有所下降。与PPI上涨的主因一致,在CGPI的各分项中,涨幅最大同样是“煤电油”子项,环比大幅提高2.3个百分点,而其他子项涨幅总体平稳。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也主要受原油价格上涨推动。数据显示,与原油相关的两大子项“燃料动力类”和“化工原料类”涨幅最大。

      应对价格上涨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性政策

      由于全部价格指数在本月同时高企,市场加息预期再度高涨,央行在此方面的压力也必然会加大。然而,笔者认为,如果指望政策最终有效,那么,出台的政策就必须具有针对性。

      当各大指数上扬的主动力归根结底全部集中到原油上,而原油价格又主要受国内所不能直接影响的国际因素影响,那么,除非进行财政补贴,否则,最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只能是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由此,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则是相对加快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

      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主要来自美元持续大幅无序贬值、主要产油国对产量的控制以及国际炒家的操纵,如果不辨原因而采取加息手段,在短期内不仅无助抑制物价上涨势头,反过来还可能加大企业资金成本,为物价上涨提供进一步的基础;在更长时间内,则会使我国经济增长水平明显下滑,导致物价上涨与经济减速同时出现的“滞胀”。

      笔者认为,在各方都不断强调货币政策应当具有前瞻性和理性的背景下,目前却显然缺乏一个前瞻性和理性的市场和舆论环境。当物价高企时,所有人都不辨原因地呼吁尽快加息;而在物价涨幅相对较低时,央行的加息行为则可能遇到巨大阻力。考虑到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时滞,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货币政策真正起效的时间可能与经济实际运行态势之间存在“错配”,从而可能加剧经济运行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