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紧缩的政策阴影笼罩在A股市场上,也笼罩在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之上。根据初步统计,上周仅上海A股市场的金融股市值损失超过1千亿,为同期A股流通总市值损失的4倍以上。可见,金融股遭遇空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金融股普跌 机构受“灾”
银行股大跌源自上周二。当日,A股市场一改此前一天大幅上涨的状况,大幅放量下跌。并由此揭开了银行股连续下跌的序幕。
根据事后统计,截止上周五,包含银行、保险、证券的金融业股票市值损失超过1000亿元,仅上海一地市场,金融股的市值损失就接近1100亿元(已流通市值),行业下跌幅度更是达到7.6%,行业跌幅位列所有证监会设定的行业第一名。
在上周的个股排行上,浦发银行、中信证券、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民生银行五只金融股占据了全市场财富蒸发的前五位。以流通市值计算,上述5只股票的流通市值一周内分别损失了216亿—90亿元不等。
从跌幅上考虑,中小型的股份制银行如兴业、华夏、浦发、招商等公司和房地产股共同成为两市上周跌幅之最。
若以同期机构持有金融股45%份额计算,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在上周内损失市值500亿元以上。拉动基金净值下跌至少在1.5%左右。
紧缩预期浓 看多热情淡
上述变化显然和最新发出的信息有关。
上周二,倍受瞩目的11月份部分统计数据发布。根据国家统计局当日公布数据,我国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9%,创下今年月度新高的同时,也创下了自1996年12月以来的新高。同时,1-11月份累计,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6%。八大类别商品中,五类商品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最高,同比上涨18.2%。上涨的还有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9%。
一些人士认为,上述情况显然开始改变市场此前的一贯预期,尤其是银行股的盈利增长方面,如果确实出现不对称加息或是连续的银根紧缩政策,那么市场一度看好的60%以上的平均盈利增长可能被迫下调。之前已经抬高的行业估值也要重新经受考验。
“可能有同行开始担心了。”一些基金经理认为。
减仓迹象出现 基金分歧大
事实上,一些基金的行动远比“担心”要坚决。
来自业内信息显示,此前视银行为“调控避风港”,近两周不断加仓银行股的基金们,上周开始出现减仓迹象。且力度和频率显然超过了一个月前市场创新高的时候。
而一度备受青睐的中小银行成为基金减持的重点,包括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股票成为部分基金的重点减持对象。一些机构认为,在货币紧缩过程中,银根更为紧张、杠杆更大的中小银行受到的波及越大。因此,有必要向下调仓。另外,在政策风险出台前,主动降低投资比例,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也是预料之中。
当然,也有一些基金认为银行股依旧值得看好。一些基金经理认为,银行股明年的增长最为确定,受到税改的优惠幅度也最大,依然是安全品种。还有些人认为,政策的风险不应被夸大,“国家对银行还是扶持的,所谓的利空信息要确实推出才能算数。”一个基金经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