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
中国资产价格被人为压低,最大的威胁是被外资抄底。
给国内资本市场降温的原因不在资本市场本身出了太大的问题,而是境外热钱所占比重过大与目前的基础货币发行制度已经使资金泛滥情况无法遏制。
日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指出,“要控制M2的增长,当外汇占款不能完全控制的时候,我们必须控制国内信贷的投放,才能使M2的增长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将目前严控信贷的底牌合盘托出,因为外汇占款无法控制,导致基础货币发行过多,央行不得不采取信贷紧缩政策,典型的“皇帝生病,太监吃药”。
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中,30%到40%是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热钱,在总投资中央行的信贷政策只能影响20%的部分,其余的已不在央行控制的范围之内。这是不是意味着央行调控已经彻底失效了呢?未必,从凯恩斯到格林斯潘都提出过对于利率的预期才是真正影响投资者的大事。
严厉的信贷政策对于中小企业、房地产、资本市场等已经显示出其致命的威胁。货币紧缩政策对于实体经济影响有多大?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可以参考的现成案例是,广东数千家鞋厂破产,如此重大的经济事件预示货币紧缩政策将对中国的经济与就业、城市化进程产生严重的影响,除非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中国已顺利进行了产业梯度转移,从广东转移到江西、湖南等地,否则这样的实体经济的大规模破产如果蔓延,就意味着下一轮经济下降周期将很快来临。
今年,在A股市场发行的15家最大新股,有8只股价低于其交易首日的价格。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重汽及中外运航运股价上市当天就低于开盘价。很多相信中石油等垄断资源投资价值的人,迅速成为被二级市场套牢的悲情英雄,这家亚洲最赚钱的公司给它的追捧者带来了难言的痛苦,一向坐享一级市场无风险收益的特殊投资者们,现在也尝到了股市消化不良的滋味。央企的重组并购整体上市仍将是2008年A股市场的一个重头戏,A股市场的消化不良已经逼迫许多企业将IPO计划延后。
境内人民币资产价格被人为压低,这并不意味着在国际投资者眼中这些资产一样低廉不值得投资,事实刚好相反,海外投资者现在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把手中的美元资产置换成人民币资产。
今年10月24日,巴菲特出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控股公司IMC大连新工厂的开业庆典,这是巴菲特控制的资金对于人民币资产的直接投资,这离他清仓中石油H股不过一周,对于这位股神来说,显然不是因为刀具比石油对他更有吸引力,而是人民币比日见衰落的港元与美元潜在价值大得多。无独有偶,美国思科公司也在近日大手笔对华投资,未来三年共投资160亿美元,2002年以来,思科在中国投入总值已经超过85亿美元。这160亿美元,将用于中国本地采购的显著提升,并增加在教育、融资租赁、研发、直接和间接投资以及销售和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投入。具体项目包括:与国家开发银行建立联合投资项目,为创新型中国企业提供资本与专业技能,针对职业教育新增300所网络技术学院。同时,思科系统(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将增设约4亿美元资金,向思科在中国的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思科CEO钱伯斯说:“以前在思科起步的时候,惠普等大公司也帮助过我们,现在到了我们帮助中国公司的时候。”思科真是活雷锋吗?不,他们只是在实行一个美元与人民币的置换计划,就像巴菲特与花旗所做的一样,耐心等待着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市场扩大的双重大礼包。
相比于这些零敲碎打的置换,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使金融与证券行业的对外开放速度将大大加快,合资券商审批将在明年正式重启,监管层将“外资参股比例上限由33%调高至49%”纳入政策考虑范围,并将颁布新的合资证券公司的相关规则。依据相关审慎性规定,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债券。虽然这些措施何时大规模开闸尚不确定,但所有这些条件的提出无不与增加人民币资产相关。
如果数万亿美元的外资大规模进入,将在一夜之间让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彻底失效,中国会成为资金的泡沫浴场,人民币资产成为目前高估的美元之下的囊中之物。既然内外压力齐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以封闭的市场心理有意做低人民币资产价格无疑得不偿失。从长远来看,将继续付出被外资“洗劫”的严重后果。现在的货币政策是在加息与抑制通胀之间选择抑制通胀,但这是一相情愿,外资源源不断进入,无论加不加息通胀几乎无法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最佳的选择是让通胀成为又一轮经济增长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催化剂;最坏的选择则是压低人民币资产价格,以抑制通胀为名,为外资准备好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餐。
(作者系《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