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盘点2007年保险市场的关键词,相信“保险A股”是一个谁都不会遗漏的词语。
安信证券的保险研究员杨建海这两天忙得团团转,一边忙着为中国太保12月25日的A股上市交易价“把脉”,一边又要为“保险股估值是否偏贵”的市场争论出来“说话”。自从今年1月9日、3月1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以海归者身份登陆A股后,属于他的休息日已是越来越少。
月是故乡明。内地市场保险股的一直缺位,使得最早“回家”的中国人寿受到空前追捧,即便被爆以高价发行,投资者依然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申购潮”。
头顶“首家同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上市的保险公司”这个耀眼光环,中国人寿A股上市创下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多项新纪录——冻结申购资金过8000亿元,发行时市盈率近百倍,上市首日市盈率升至204倍,一跃成为彼时A股仅次于工行、中行和中石化的第四大权重股。2007年资本市场取得开门红。
仅仅不到两个月,多项纪录就被随后返航的中国平安再次刷新。1.1万亿元的冻结资金量,使热卖综合金融概念的中国平安不仅成为了A股市场发行价格最高的金融股,还创下有史以来全球最大保险公司IPO,同时成为彼时中国A股市场第二大IPO。
有别于光大金融集团和中信金融集团,中国平安“紧密型”的金控架构成为市场一度追捧的热点。直面分析师关于旗下银行是否分拆上市的发问,“一把手”马明哲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目睹平安在海外市场洗礼多年的他,对资本市场已了然于胸。一直强调协同效应的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集团对子公司保持绝对控股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
与分析师关注两只保险股内涵价值不同,个人投资者关注更多的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能否显现“赚钱效应”。在上海金融机构工作的刘先生,对于目前两只保险股的走势还是比较满意的。“我当时以每股34元、56元的价格买进了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尽管跌过几回但一直没抛,像这种养老股就适合捂着长期投资。”
事实上,作为内地投资组合配置中的重要品种,保险股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已是毋庸置疑。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无疑为随后登场的中国太保开了个好头。
作为目前惟一一家总部落址于上海的大型保险集团,中国太保的登场承载着中国保险业乃至国内金融业诸多标志性意义。它的正式发行意味着保险行业环渤海区、环长三角区、环珠三角区三足鼎立的区域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太保此次登陆A股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保险股规模上的放量,而且对于保险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也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不仅如此,太保A股的发行,同时标志着国内保险股新一波扩容潮行将来临。
中再保险、中国人保、泰康人寿、天安保险等都在排队候场进军A股。显然,三只保险股未来在A股市场的种种表现和动作,都将被这些候场上市的保险机构等复制仿效。保险公司上市热潮势头凶猛,资本市场上保险板块的壮大也是指日可待,保险股的估值水平将不断提升,从而带动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进而扩大中国保险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不过,上市只是保险公司发展征程中的一个“加油站”,远不是“终点站”。分析人士指出,保险类上市公司不仅应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壮大自身实力,还要带动整个保险业做大做强,驶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