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专版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国内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海外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产权信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广告
  •  
      2007 年 12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中国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中国融资
    汽车产业链:风投眼中成“新宠”
    一周
    王能光:联想投资最钟情软件外包业
    西部产交所获陕西国有产权
    惟一交易机构资格
    宝钢集团45亿资产打包出让
    涪陵榨菜或为上市做准备
    ■项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能光:联想投资最钟情软件外包业
    2007年12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叶勇
      摄影记者 王志远
      ⊙本报见习记者 叶勇

      

      2007年是联想投资硕果累累的一年:有四家投资的企业上市,一家拥有股权的企业被并购。岁末年初之际,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联想投资团队的创始人之一、董事总经理王能光先生。

      

      IT仍然是重点

      上海证券报:联想投资一期基金和二期基金投资的重点是什么?

      王能光:我们一期重点投资软件外包、半导体设计行业。比如中讯软件是上市最早的软件外包企业,2003年投资的,2004年在港上市。又如半导体设计方面,2002年投了展讯,后期再融资时又两次跟进,今年六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在互联网方面,2001年投资卓越网,到2004年卖给亚马逊,获得14倍回报。二期重点仍然是半导体和软件外包。比如2005年投的文思,本月12日在纽交所上市。

      上海证券报:从第三期开始,投资的方向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能光:第三期基金在继续关注IT的同时,加大了对快速成长性行业的关注,比如新能源和环保行业。如林洋新能源,2006年6月投的,年底上市,获得了六七倍的回报。还有通过废物利用实现循环造纸的阳光纸业,是2006年上半年投的,本月与文思同一天在联交所上市。

      不过,我们的重点仍然是IT行业,因为联想的背景使我们对IT更加熟悉,偏向于半导体设计、软件、互联网和无线。其中,我们很看好软件外包。当然,我们关注IT并不代表其他VC也能仿效,这必须对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和清晰的展望。

      上海证券报:当前热点中还有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您怎么看?

      王能光:对于医疗产业来说,医疗消费在人们心中的排位是靠后的,大部分人只有在生病时才想到医疗健康投入。另外,对于新药研发来说,投资周期太长,可能会有五年甚至十年,国内多数VC都认为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不过,医疗健康领域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领域相对较好,我们投资了康龙化成(CRO)和新标。

      而对于教育来说,我们较看好职业教育,比如IT培训等能够放量的培训。对于教育来说,关键是能够放量,能放量就值得投,这方面我们投了巨人学校。

      

      “事为先,人为重”

      上海证券报:联想投资选择投资对象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王能光:“事为先,人为重”。所谓“事”,是指业务所在领域的成长性。比如中讯和文思所在的软件外包行业就极具成长性,而像古董拍卖、咨询类就不适合。

      “人为重”是指能不能在所在行业里走在前列。合适的投资对象需要“事”与“人”的很好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给予风险投资人有很大增值服务的空间。特别需要人的和特别需要钱的都不适合介入,因为特别需要人的,尽管成长性好,但是往往不需要多少钱,也没有我们增值服务的空间;而特别需要钱的,成长性往往不太好,也没有我们增值服务的空间,比如高速公路。

      上海证券报:联想投资在增值服务上的看法是什么?

      王能光: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对象提供增值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比如阳光纸业,它不完全是劳动密集型,也是资本密集型,我们为其争取到七年期银行贷款,并引进德意志银行作为投资者。对于展讯这样的环节长的高科技企业,按照管理层设计的前进路线,我们进行战略上的帮助,比如把展讯的手机芯片推荐给联想。比如我们投的汽车网站易车和UAA,就会和他们一起讨论在不清晰的商业模式下如何尽快找到盈利模式。

      

      三大转变趋势明显

      上海证券报:这一年风险投资都很热,甚至有二十多个VC或PE追捧一个项目的,风险投资的资金量是不是供过于求了?

      王能光:风险投资没有供过于求。能够被VC认识到的企业在需要钱的企业里面的只是少数,有不少企业仍是自己默默苦干。

      风险投资资金供过于求的表面现象只不过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大城市的企业眼界开阔、理念认同一致,很好交流,而小地方的企业还需要预先进行“科普”。但是我们认为应该关注更广大的领域,大城市以外的那些企业更需要帮助。当然这与公司阶段策略也有关,比如关注IT重点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关注生物在上海、西安等,关注半导体设计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等,这里有一个行业集群的问题。我们就在佛山投资了一个做女式鞋品牌的,叫“星期六”。

      上海证券报:请展望一下来年的风险投资走向?

      王能光:有三大转变趋势在今年已经开始而在明年将更加明显:第一,投资将更多地由应用型技术转向对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国内资金进入风险投资基金的将越来越多;第三,企业上市的走向将由单一化更加走向多元化,多个资本市场将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