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专版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国内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海外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产权信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广告
  •  
      2007 年 12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中国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中国融资
    汽车产业链:风投眼中成“新宠”
    一周
    王能光:联想投资最钟情软件外包业
    西部产交所获陕西国有产权
    惟一交易机构资格
    宝钢集团45亿资产打包出让
    涪陵榨菜或为上市做准备
    ■项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汽车产业链:风投眼中成“新宠”
    2007年12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宦璐
      新能源汽车如今在各种场合都是人们视线的聚焦点 资料图
      正如清科集团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正东所言,2007年资本市场选择和行业分布呈现更加多元化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TMT(电信、媒体、科技)在风投眼中的“霸主”地位已经逐渐削弱,消费、服务、汽车领域的潜力公司正成为“新宠”。

      不可否认,汽车产业掀起了2007年的风投高潮。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说,“我们现在投资的项目中,与汽车相关的有15、16个。”红杉资本则在今年投资了两个与汽车相关的项目:众合保险和一家汽车整体设计团队。被称为“典型的华尔街猎手”的红杉资本合伙人张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汽车这个行业从上游到下游充满了机遇,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行业。

      业内分析师表示,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宛若一个巨大的棋局,风投已经在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布子。今年以来,从整车、售后、汽车保险业务、二手车、汽车服务网站,到最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风投们在汽车产业链上的激情和冲动已经被点燃。“因为他们认为未来汽车行业要整合,所以,现在收集好的题材将来可以卖好价。”A.T.科尔尼咨询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孙健则这样解释风投们的热情所在。

      自本期起,《上海证券报· 中国融资》将陆续推出解析式报道,展现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在风投眼中的“含金量”。

      汽车新能源

      ⊙本报记者 宦璐

      

      从事新能源产品研发生产的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一年就碰到七八家风投公司主动要求向他们投资。目前公司在谈的风投有两家,国内外各一家,投资规模都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

      这是一年非常年轻的的公司,成立于去年1月份,第一年的销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第二年产品就已经可以凭借性能和价格优势出口英、美、西班牙等欧美国家,实现了盈亏平衡,并略有赢余。

      “其实公司从创立开始,就有天使投资来找我们,公司的启动资金300万元人民币就是天使投资给的。想给我们投钱的太多了,但我们有自己的规划:第一步,引进千万级的风险投资后,扩大生产规模;第二步,引进PE,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战略思路上能有所帮助。”攀业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虽然攀业公司人士认为,“燃料电池应用到汽车上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目前产品只是在一些小型细分市场的运输用车上。即使在国外,燃料电池要在轿车上得到商业运用也至少要到2015年。”但即便如此,众多风投也仍然看得到美好的明天: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当然属于新能源。更关键的是,据业内人士分析,这说明风险投资者们认为投资这一行业更具可行性,因为新研发的汽车仍可使用部分现有零件,而不像投资计算机产业,每个元件都需要新的研发。

      中国新能源燃料电池的另外一家先驱神力公司,也早在去年就拿到来自上海复星集团的5000多万元注资。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政府明确支持低能耗新能源车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使用。除了之前颁布的《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之外,在本月初公布的《2007年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被提到了重要的高度。这说明国家政策在不远的未来肯定会加大幅度地向新能源类的公司倾斜。”

      根据福布斯本月初发布的评选显示,在2007年的中国创投市场上,新能源、网络游戏和医药企业为回报之最。

      被评为07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的寰慧投资的吴家驎,今年初出手投资了锂电池公司波士顿电源公司1560万美元,并对这个项目充满期待。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新能源投资热潮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近期汽车行业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总计可达到2.01亿美元的规模。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也投资了节省能源、降低污染以及交通导航等与汽车相关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