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市场波动剧烈的一年,债券市场收益率连续上升,从短期债券到超长期债券,没有一支债券收益率不在上升;收益率曲线形态持续变化,10年国债与1年国债点差年初100点,6月份一度超过180点,年底仅70点左右;利率互换价格也在不断大幅波动,3年期IRS年初价格不足3.0%,6月中旬一度上升至4.20%,年末又回到不足3.80%。
面对这样一个波动的市场,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看,还是有很多交易机会的。例如,针对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年初如果卖长买短,或者年中卖短买长,并始终使交易组合的基点价值控制为0附近,是存在不错的交易收益的;再例如,年初如果坚决看空债券市场价格,则可以进入利率互换市场,“付固收浮”,在三季度初是能够以相当不错价格平仓的。事后看来,2007年类似这样的交易机会还很多。
但是,从银行间市场近几年的交易现实情况看,大部分机构对交易参与的力度并不足够,特别是资金雄厚的机构,动辄在一级市场一掷“亿”金,在交易上却往往无为而治。市场中专注于交易的交易员数量稀少,且多是机制活、思路广的外资投行、国内券商等机构的交易员。相对于存量规模已经超过11万亿元,年交易规模已经接近30万亿元的银行间市场而言,真正以交易为职业的群体显得那么渺小,更不要谈以交易为事业了。
一个波澜不兴,或者有了波浪甚至大风大浪却无人理睬的市场,的确令每一个关注债券事业的人不能满意。
从效益上看,对于大机构而言,投资的收益确实远大于交易,一笔几十亿元的投资每年的票息就可以上亿元,这需要若干笔交易的利润才能匹配。可是,从微观层面看,一笔交易毕竟也可能带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利润,一个素质良好的交易员也有能力为机构带来百万甚至千万的利润。对于持续需要利润来源的机构而言,是有必要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对于机构内部的交易员而言,接受挑战,成就交易业绩,也是很多人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因此,重视交易业务,于公于私,是两利的事情。但愿随着市场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发展,交易能够成为一大批交易员的终身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