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环球财讯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力拓董事长书面反对必和必拓收购建议
    湖南有色集团携50亿入川建新材料基地
    进口关税下调 缓解成品油供应
    国电集团
    装机容量超六千万千瓦
    钢市波澜不惊 预计明年出口显著下降
    焦炭企业对策:
    通过涨价消化提税成本
    武钢集团
    最新清洁发展项目获批
    能源巨头壳牌
    “杀入”中国煤层气开采领域
    75亿增资入账 中铝加速整合云铜
    神华集团
    “深耕”陕西煤炭资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焦炭企业对策:通过涨价消化提税成本
    2007年12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阮晓琴
      ⊙本报记者 阮晓琴

      

      昨天是焦炭关税税率从15%提高至25%消息发布的第一天,市场第一反应是“通过涨价转嫁成本”。国内几家大焦炭企业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事先已有预期,在年底签订的供货合同中,已经加注了“如果关税上涨,价格另议”的条款。

      北方焦炭联合体理事长、中煤焦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华祖贵表示,市场较平静。因为国内外对焦炭加征关税都有预期。“我们在签约出口合同时,都加注了‘如果关税上涨,价格另议’的条款。”

      山西安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人士也表达类似的应对措施。

      中国焦炭出口占世界焦炭总贸易量的40%。焦炭价格谈判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业内人士称,下一步,企业将开始一一与外商就新的焦炭出口价格进行谈判。业内人士表示,鉴于国内焦炭供应较紧,焦炭企业都会提出涨价。但“会有小小博弈”。

      一位人士透露,加价幅度可能会超过10%。

      中煤焦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华祖贵认为,2007年,国际焦炭价格一路上扬,2008年国际焦炭价格会延续2007年涨势。

      焦炭敢于涨价主要是获得钢铁业的支撑。由于全球钢材需求继续增长,国际钢铁对中国焦炭需求也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另外,国内焦炭供应形势偏紧,尤其是山西洪洞发生矿难之后。山西洪洞所在临汾地区是焦炭大省山西三大焦炭产区之一。洪洞矿难发生后,临汾地区煤矿停产整顿,市场供应明显趋紧。焦煤的紧张导致很多焦炭企业只能靠库存度日,甚至限产。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理事长兼钢协理事黄金干最近接受采访时透露,由于焦炭吃紧,甚至有商家找到该协会,希望能帮助获取焦炭。

      另一方面,由于2008年炼焦煤价格每吨上涨100~200元,涨幅达20%~30%,受成本推动,12月份,国内焦炭价格再次涨价。洪洞县远中焦化有限公司人士透露,12月份,公司焦炭价格上涨了180元。

      “国内焦炭价格一路上涨,中国出口商没有多大空间来消化出口关税上涨的成本,因而中国出口商期待把提高的成本转嫁出去。”

      2006年一季度,焦炭出口价格开始走出低谷,逐步攀升,但是,由于焦炭价格上涨主要受原料焦煤上涨推动,焦炭行业利润空间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