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环球财讯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力拓董事长书面反对必和必拓收购建议
    湖南有色集团携50亿入川建新材料基地
    进口关税下调 缓解成品油供应
    国电集团
    装机容量超六千万千瓦
    钢市波澜不惊 预计明年出口显著下降
    焦炭企业对策:
    通过涨价消化提税成本
    武钢集团
    最新清洁发展项目获批
    能源巨头壳牌
    “杀入”中国煤层气开采领域
    75亿增资入账 中铝加速整合云铜
    神华集团
    “深耕”陕西煤炭资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力拓董事长书面反对必和必拓收购建议
    2007年12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虞利
      力拓董事长Paul Skinner
      ⊙本报记者 徐虞利

      

      上周五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刚收到来自英国收购委员会的“最后通牒”,昨日,力拓董事长Paul Skinner又在致全体股东的一封公开信中重申反对必和必拓的收购建议,并提醒股东关注公司未来强势业务的成长计划。

      日前有消息称,力拓有可能通过出售部分控股权的方式,答应必和必拓收购;有报道称,与之前做出各种抵制式动作不同,现在力拓强调自己可能出售控股权,只是不能出售全部股权,而必和必拓的出价将是力拓的一个主要参考依据。

      但Paul Skinner在公开信中表示,董事会认为必和必拓提出的3股换购1股的竞标“明显低估了力拓的价值及其发展前景”,并提醒股东关注力拓关于铁矿石和铜矿以及铝生产方面的成长计划。    

      Paul Skinner说:“这些合在一起,将有利于抓住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需求迅猛增长的良机。”信中还通知股东,英国收购委员会已经裁定必和必拓须在2008年2月6日以前就收购力拓发表明确意向。

      必和必拓方面近日也表示,将继续寻求与力拓进行谈判,目前就是否进行正式竞标尚未作出决定。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由于双方顾问团队实力强大,几乎包括了当今实力最强的投行和金融机构,两拓合并一事绝不会这么简单了结,相信会有更轰动的事件在今后曝光。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则对“两拓合并”的前提表示怀疑,他认为矿产资源下游行业的景气周期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钢铁业的发展会步入一个稳定期。如果说“两拓”六成的股东相同,但仍有四成的股东会影响合并的成功性。

      同时,日本有消息称,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很担心必和必拓收购力拓,已开始与欧洲以及澳洲对等机构磋商可能进行的调查,代表新日本制铁和JFE钢铁等公司的日本钢铁联盟曾表示,强烈反对该合并提案,认为这不利于竞争。

      梅新育表示,“两拓合并案”涉及的行业和国家较多,影响面广。根据反垄断域外管辖权制度,我国作为受潜在影响最大的国家,依照效果原则评判有权利对此实施审查。目前正值市场揣测可能有中国背景的买家竞购力拓,梅新育认为,在西方国家颇为忌惮中国并购的情况下,中国机构虽然有可能收购必和必拓、力拓两公司的部分资产,但若要全盘控股力拓公司,则很可能重蹈昔日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公司失败案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