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环球财讯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2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央行今年净回笼2.63万亿元
    再度冲高 人民币冲刺7.30
    从“新”出发
    节日因素使12月CPI同比回落低于预期
    假期归来 美元恢复下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央行今年净回笼2.63万亿元
    2007年12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丰和
      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 两手抓严控流动性

      ⊙本报记者 丰和

      

      昨天,央行以1090亿元的资金回笼量,结束了2007年最后一次公开市场操作。至此,今年以来央行共通过公开市场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回笼的资金量约达到6.94万亿元,对冲到期释放的资金后,净回笼量高达2.63万亿元,比去年猛增一倍。

      

      每日净回笼190亿元

      今年公开市场操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回笼难度:除了要对冲大量的外汇占款外,到期央行票据量高达3.6万亿元,近乎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央行票据发行量,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

      通过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对冲工具,央行最终仍然实现了大力度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目标。截至昨日,央行总计回笼的资金量达到了6.94万亿元。其中,央行今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元;十次上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回笼了大约1.8万亿元资金。

      对冲到期释放的资金量后,央行在今年实现了2.63万亿元的巨额净回笼,比去年增加了约1.38万亿元,相当于每天央行从市场回笼190亿元。

      然而,央行回笼力度虽然空前强化,但是今年外汇占款的增速也相当迅猛。仅以三季度末的外汇储备量估算,今年新增的外汇占款量将比去年多出约一倍。因此,大力度资金回笼并没有给货币市场造成资金压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对冲外汇占款,以及每年正常的基础货币投放等因素,今年央行对货币投放的控制在整体上仍属于中性。

      存款准备金率挑起重担

      虽然公开市场和存款准备金率并用是今年央行对冲流动性的主基调,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对资金回笼的贡献度显然远超公开市场操作。

      今年,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4.06万亿元央行票据,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是,由于前期发行的央行票据大量到期,今年央行票据的资金回笼效率大幅削弱,从而降低了公开市场资金回笼量。

      对冲在年内到期的3.61万亿元巨额央票后,4万亿元的发行量仅回笼了4300亿元资金,资金回笼效率降至10.6%,而这一数字在去年为38%。因此,今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回笼的资金量为8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

      而与去年相比,今年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率,12个月内上调了10次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幅度为5.5个百分点,回笼资金约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约270%,是公开市场操作的2.2倍。而在去年,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量则是准备金率的1.6倍。

      

      央行操作趋向灵活

      虽然从数量上看,公开市场的资金回笼力度在减弱,但是通过多项调整,今年公开市场的操作正趋向于灵活和多元化。

      首先,在操作工具运用上注重长短结合。今年年初,央行恢复了三年央票发行,通过对长期工具的运用延长资金锁定时间。在发行总量中,三年央票的占比达到了三成,而原先最为倚重的一年央票占比由七成降至四成。同时,今年央票发行量虽然创出新高,但是增长率仅为11%,为历年最低,缓解了未来的公开市场的对冲压力。

      而伴随着特别国债的发行,公开市场于三季度末启动了以特别国债为质押的正回购业务。运用7天、14天、1个月等短期工具调节货币流量,避免流动性在短期内出现大起大落。今年四季度,正回购量达到了6645亿元,占了全年操作量的六成。

      其次,公开市场还配合信贷调控政策,发行了五期定向央票,回笼5550亿元资金,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

      此外,除了回笼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的流动性,央行还启用了特别存款,吸纳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将常规操作的范围扩大到整体银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