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08年沪深股市开市的第一天。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又是一个给人希望和动力的日子。
今天,沪市又增添了一个新指数: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根据年前公布的指数方案,上证公司治理指数的样本股由上证公司治理板块中的所有股票组成。目前,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有199只成份股。上证所公布该消息的当天,所有成份股的总市值为121245亿元,占沪市A股总市值的50.7%,流通市值为29579亿元,占沪市A股流通市值的54.23%。今天,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正式发布上证公司治理指数,以综合反映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走势。
这个指数不是凑热闹。据介绍,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市场参与者对公司治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7年中国证监会发起了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以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而推出上证公司治理指数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治理监管工作,与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相呼应,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标的产品。
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投资者也愿意为治理良好的公司股票支付更高的溢价。从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和市场对公司治理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在投资决策中对公司治理的重视程度也还不够。上证公司治理板块和治理指数推出后,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可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指数基金、ETF等相关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强调公司治理质量的长期投资工具。这些投资产品的推出,也将进一步强化股票价格与公司治理的联系,形成市场与公司治理的积极互动,有利于推动股东积极作为,强化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证公司治理指数可以成为强化股票价格与公司治理联系的风向标。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给予公司治理水准高的上市公司以比较高的“溢价”,是一种“规则”。据麦肯锡公司前几年所做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财务状况类似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为“治理良好”的亚洲公司多付20%-27%的溢价,愿为“治理良好”的北美公司多付14%的溢价。因此,改善公司治理所带来的股票溢价,对于大股东来说是有现实收益的。
全国社保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也曾表示,社保基金希望投资管理人更加关注大盘蓝筹,关注拥有良好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而不是“市场上什么东西热就炒什么”。近两年来,监管层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准方面做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这种工作的效应,我想,也应该在“公司治理溢价”上体现出来。这种溢价,实际上是通过清晰透明的公司治理的机制设计,增强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整体运作机制的信心,大量的市场研究证明,投资者愿意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支付溢价。由此观之,在议论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时,我们要多个视角,只把眼睛盯在市盈率、成长性等方面,不考虑“公司治理溢价”,实在是一种偏颇。人们对上证公司治理指数的关注度越高,将形成一种互动,一方面,它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的投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强化了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监督。
著名投资家巴菲特特别重视对拥有良好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特别关注。他对于那些永远看重自己的责任,完整而翔实地向股东公开公司所有营运状况以及有勇气去抵抗所谓“盲从法人机构”而不盲目追随同行行为的管理层,一直抱着钦佩与推崇的态度。对公司治理结构与水准的看重,是巴菲特投资的重要基本面。个中缘由很明显,管理层看重自己的责任,就不会忘记公司最主要的目标——增加股东持股的价值。
新年关注新指数:上证公司治理指数。这是开市第一天的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