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海外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人物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投资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8 年 1 月 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再破两关 人民币强势冲高
    今年通胀控制目标宜定在5%以内
    长看短做是关键
    本周公开市场投放2350亿元
    2007年年末国债余额达5.3万亿元
    国开行今年将发债5800亿元
    利空叠加致美元继续下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通胀控制目标宜定在5%以内
    2008年01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兴业银行 鲁政委
      张大伟 制图
      ⊙兴业银行 鲁政委

      

      年通胀目标的确定,对于稳定通胀预期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将“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目标之一的情况下,合理确定2008年的年度通胀目标,对于保证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其意义尤为重大。

      综合考虑去年翘尾因素、今年预期新涨价因素以及人们的可接受性,笔者认为,今年的年度通胀目标应确定为控制在5.0%以内为宜。

      

      今年翘尾因素在3.1%左右

      由于同比数据统计技术上的原因,上年价格变动会影响到下年价格统计数据的读数;上年越靠后的新涨价因素对下年读数的影响就越大。这现象被称为“翘尾因素”。2007年的粮价不仅延续了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上涨,而且5月份后还出了猪肉和鲜蛋价格的急剧大幅上涨。因此,2008年的同比CPI读数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翘尾因素的巨大影响。

      据测算,如假定去年12月CPI环比涨幅为0.7%,那么,今年四个季度所受翘尾因素影响大小就分别为4.9%、4.5%、2.3%和0.7%;翘尾因素影响最大月份出现在1月,为5.5%;今年全年所受翘尾因素将达3.1%,比去年的1.7%高出了1.4个百分点。由此看来,继续采用我国前几年确定的、被国内经济学者从经验上认为最适度的通胀率3.0%作为目标通胀率已不现实。

      

      三股力量决定新涨价因素

      在今年的新涨价因素中,三股力量将起着主要决定作用,即国内食品价格、要素价格改革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我们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与我国食品价格走势高度同步。经济增速回调将成为抑制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力。

      ——推进要素价格改革已成共识,2008年将毫无疑问地是一个“要素价格改革年”。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运行,但涨幅将趋缓甚至回调。考虑到各方均对今年全球经济减速形成共识,在缺乏强有力需求支撑的情况下,国际原油和金属价格持续大幅攀升的可能性并不大。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未来人民币升值步伐相对加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的传导也将进一步减弱。

      ——新涨价水平估计。综合以上可能构成2008年新涨价因素的三股主导力量,一个初步的判断是:2008年的新涨价幅度最高应当不会超过2007年全年3.0%的水平。为了能够大致推测出2008年的新涨价因素,笔者采用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鉴于发动时机、发展轨迹、转折点等方面都极为相似,我们认为,选择上一轮通胀逐步回落后的2005年新涨价因素作为对2008年新涨价因素的估计可能是比较合适的。第二种方法,考虑历史均值本身在统计意义上所具有的代表性,我们同时也选择了以2001年以来各月环比历史均值作为2今年新涨价因素的另一种估计。第三种方法,如果下半年政府开始逐步推出调价措施,那么,措施逐项交错推出,使得各月环比上涨具备了基础,这可能会使总体CPI的环比演进态势与2006年非常接近,因此,我们也将采用2006年的新涨价因素进行估测。

      按照上述三种方法,所测得的2008年可能的新涨价因素分别为1.0%、0.7%和1.1%(相应的2008年年通胀率可能分别为4.1%、3.8%和4.2%)。因此,为给宏观调控留下一定回旋余地,将2008年新涨价因素控制在2.0%以内应该是可能的。结合前文测得的翘尾因素3.1%,2008年全年CPI目标值就大致为5.0%。这一水平虽然不是此前我国经济学家所认为的最适度通胀率,但也是他们认为的可容忍的上限。给定这样一个过去已经认可的经验水平,比另行给出一个新数据,会更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

      

      采取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确保全年CPI上涨控制在5.0%以内目标的实现,需要多种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翘尾因素”是历史,只有“新涨价因素”是来年逐步形成的。因此,保证5.0%年通胀目标实现的措施,实际上就转化为如何稳定新涨价因素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应当做到:第一,确保经济增速适度回调,同时继续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保持粮食和肉禽继续稳产、高产,确保供给。第二,高度关注食品贸易。未来仍要密切监测进出口动态,高度重视食品贸易政策的适时、适度、灵活调整,最大可能削弱国际市场对国内食品价格的影响。第三,要素价格改革应统筹兼顾,避免一哄而起。

      从更长期来讲,我国食品价格上涨本质上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因而,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量对于稳定中长的通胀则是最为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