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海外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人物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投资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8 年 1 月 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该不该提高加息力度
    ST公司年报披露
    打头阵说明了什么
    从方馒头不是馒头看国标制定之弊
    奥运股市还是股市奥运
    油价突破100美元对谁伤害最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油价突破100美元对谁伤害最深
    2008年01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仪云
      国际上一些强势利益集团正在操纵油价,通过推高油价获取暴利。高油价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正在减弱,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却在增大。因此,那种想当然地认为发达国家会主动阻止油价上涨的思维不仅是过时的,也是可怕的。认识到这一点,或许能够增强我们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

      ⊙姜仪云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月2日中午12点,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达到每桶100美元,这一价格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最高记录。    

      有关这次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世界石油需求旺盛、美国和主要产油国伊朗交恶、欧佩克两个成员国伊拉克和尼日利亚内乱、美国次贷危机、美元对欧元等西方其他主要货币持续贬值、今年冬天北半球寒冷等等因素,都在推动油价上涨。但是,在这之外还有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隐蔽性因素。

      2007年初,北半球遭遇罕见暖冬天气,取暖用油需求减少,国际油价下跌,在1月18日触底,创下每桶49.9美元的两年最低点。这在一时刻,美国突然一反常态地大量增加石油库存,石油储备持续增加。美国的行动引起市场的警觉,各路资金蜂拥而入,使油价结束下跌走势迅速进入上升轨道。并且,涨速越来越快。从70美元到80美元用了76天,从80美元到90美元用了38天,从90美元到99.29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只用了36天。

      在国际油价涨至高位的时候,美国又突然大幅减少原油库存——这对高油价而言无疑是火上浇油。数据显示,本月第一周美国原油商业库存锐减至3.052亿桶,为2004年9月以来最大单周下降。美国原油库存在过去7周中有六周下降,目前库存水平为2005年3月以来最低。我们知道,美国原油库存包括商业库存和战略石油储备两大部分。原油商业库存减少必然对国际油价产生支撑作用。更糟的是,市场预期,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仍将下降,这意味着油价上涨仍具有很大想象空间。

      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如果对照另一组数据,或许能够找到一些必然性。目前,共有595个对冲基金(大部分在美国)在进行石油交易,比三年前的180家增加了3倍还多。这些对冲基金所投入的金额达到了2000亿美元,比2007年年初高出60%。尽管我们无法肯定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但至少有一种可能性正在浮出水面,即一些强势利益集团(如石油公司、生物能源企业、对冲基金等),正在操纵油价,通过推高油价获取暴利。

      对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每桶100美元,发达国家的态度较之以往明显显得“沉着”。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当天,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就明确表示,总统布什不会动用战略储备石油去平抑当前高企的油价。与此同时,美国也未像过去那样遇到油价飙升即向欧佩克施压。欧佩克在元月2日慢条斯理地表示,他们无意增产。甚至还表示,到2024年,该组织可能无法满足国际原油市场需求。这无疑在给高油价推波助澜。

      这一切都在说明一点,高油价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正在减弱,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却在增大——这既是油价上涨的原因,也是油价上涨的结果。

      大量研究表明,GDP的增长与石油消耗量之间存在着同向性关系。但是,随着使用效率的提高和替代能源的出现,在发达国家,石油消耗量逐渐低于GDP的增长。而在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量却远远快于GDP的增长。比如,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总量的4%,但消耗的石油却占到全世界的7.4%。这意味着,国际油价的大幅攀升将对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构成更大的伤害。

      高油价将造成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而高油价所带来的通胀压力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大于发达国家。认识到这一点,或许能够增强我们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那种想当然地认为发达国家会主动阻止油价上涨的思维不仅是过时的,也是可怕的。

      油价上涨牵一发而动全身。石油既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又是主要的燃料,其价格变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导到下游,波及其他领域,对大范围内的产品价格构成影响。油价对我国造成的通胀压力更大。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价格模型测算,石油价格每提高10%,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升0.25%,生产资料价格上升0.9%。这就意味着,油价将和粮食价格一起,成为推动我国CPI走高的重要力量。值得强调的是,当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意味着用粮食加工生物燃油有了更大的动力,这将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从而形成油价与粮价交替攀升,推高CPI上涨的格局。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警惕的。

      相对而言,油价上涨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比较小一些。主要是因为:

      一是占可任意支配收入比例的下降。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效率提高,美国的能源成本已经下降到可任意支配收入的5%。而在发生距现在最近的能源危机的1980年,能源成本占可任意支配收入的8%。

      二是可替代能源的快速发展。德国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将其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初级能源的需求减少20%。美国也在全力以赴地发展可替代能源。2005年,布什签署了《能源政策法案》,要求到2012年全国燃料供给中混合75亿加仑的乙醇和生物柴油。而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普遍比较滞后。

      三是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早在199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批准了一个《总体技术措施计划》,计划在2003年把美国的汽车油耗降低三分之一。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要求美国汽车行业在2020年前,把汽车燃油效率提高40%,并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美国进口的原油每天将减少400万桶,一年减少2亿多吨,相当于目前美国年进口原油量的五分之二。而发展中国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还不够重视,在我国,许多人仍在把追求大排量汽车当成时髦。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2007年第三季度GDP增速3.9%,明显高于3.2%的市场普遍预期,也高于第二季度3.8%的增速。而同期核心CPI仅有2.1%,明显低于2007年初的2.7%。美联储认为,“第三季经济增长扎实”。美国经济并未因油价快速上涨而受到影响,这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明确的:指望美国出手给欧佩克施压以降低油价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原油期货价格突破100美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能源危机的警钟再次敲响,而发达国家漠然的态度又在强化这种危机感。尽快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已经迫在眉睫。

      (作者为资源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