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鹏
时隔5年后,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再度超过GDP。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昨日介绍,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之后,实际增长约13%,这意味着今年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同期GDP增幅。
居民收入增速欲超GDP
昨日上午,在社科院举行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说,扣除物价以后,2007年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GDP增长幅度的少数几个年份之一。
李培林表示,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可达13%左右。
检索历史数据可以发现,自1978年以来,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的,只在1979、1986、1990、1999、2001和2002年出现过。这也意味着,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5年内首度超过GDP增幅。
“从农民的收入增长来看,估计2007年增长约8%。这是11年来农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李培林说,所有这些指标表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社会稳定以及人民心态积极向上的保障。
去年消费率偏低
虽然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均超过GDP增速,但昨日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也指出,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蓝皮书指出,2007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而“2007年社会居民消费额占GDP的比重降到只有36%左右。”李培林说。
我国消费率长期在低位徘徊,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而由于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占主导地位,所以消费率低就必然表现为居民消费率低。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多数国家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而长期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远达不到该水平。
蓝皮书认为,消费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
此外,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趋势也颇值得注意。从过去3年情况看,在按支出法统计的地方GDP构成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不断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降至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降至40.6%。
2010年人均GDP可达3000美元
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教授昨日在同一场合说,党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
“2006年达到2010美元,2007年是2200美元,一年涨200美元,现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所以按目前情况计算,到2010年3000美元就可以达到。”陆学艺说,估计到2020年可以达到6000美元。
“但是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要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问题。”李培林认为,计算GDP的增长,计算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当中,是把所有富人和穷人的收入都要计算在基数当中,然后加以平均化。
他表示,要格外注意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注意研究和分析不同的社会阶层对生活的感受和变化,以及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态度。
陆学艺说,十七大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视民生不能够光花钱,还得有一个总体的、通盘的、系统的考虑,要以增加财政对民生的投入为基础,同时离不开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社会文化的建设。